|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的“餐桌陋习”,该改改了!分餐不分爱,杜绝病毒传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胜军 发表于 2020-3-25 15: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王胜军
2020-3-25 15:15:10 4677 0 看楼主
对中国人来说,家的标志,就是一起吃的那餐饭。



《小欢喜》剧照 一家人聚餐

共食合餐,甚至成了中国人表达亲密的方式。



中国人这个餐桌陋习一直被忽视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外出已经成为大家的好习惯为防范,“疫从口入”禁食野味已从民间倡议进入立法程序,但还有一个细节往往被忽略:



这次疫情中有很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引发的病例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

合餐制不仅不卫生,还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一双筷子吃天下的“餐桌陋习”要改改了!



新冠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婚宴、聚餐、应酬、家宴……围桌共食、相互夹菜,但在推杯换盏间便给了各种细菌、病毒大量传播的机会。

虽然近距离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毒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

早在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再次强调了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或实行分餐制



共同餐具会引发多种食源性传染病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达国家发生率通常低于30%,发展中国家则高于50%。我国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为40-60%,呈家族聚集现象。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通过口-口(共用餐具、洁具)传播,如果家中亲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会在合餐的时候发生传播,致使其他家庭成员感染。

早在1994年,幽门螺旋杆菌被WHO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导致慢性胃炎,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引发胃炎、胃癌等疾病。

除此之外,由于饮食不当或共同餐具进食引起的食源性传染病多达几十种之多,常见的有甲型和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手足口病、结核病等。

一项调查显示,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的感染概率达42%,而分开用餐感染的概率只有17%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爆发,为隔离受感染人员而改建的仓库,流感病毒也会在合餐时传播



合餐,吃得也没有那么开心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的饮食文化,无论是烹饪方式、食材搭配还是餐品种类,似乎都是为合餐设计的。

但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曾经过有分餐而食的时代,合餐反倒是后来才有的

《史记·项羽本记》中描写的“鸿门宴”,就表明当时实行的是一种分餐制。在宴会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人便是一人一案 。



《鸿门宴》中的分餐制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分餐可以有效降低了哄抢食物的风险;而在礼法森严的西周,又被当作为尊卑、长幼差别的体现,承载了一部分道德教化的功能。

但是,合餐制真的能让我们吃得更爽更任性吗?

说起来很讽刺,它的初衷之一是让每个人都按照口味和食量各取所需。但现实是合餐制的规矩太多了,主宾陪副的座位排次、碗筷的摆放、上菜的次序、夹菜敬酒的辈次,都有讲究。

合餐制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健康问题——它让我们难以把握进食的标准和分量,不知不觉就会吃得不健康。

如果是合餐制,你可能根本记不清自己究竟吃了多少。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吃得更开心,吃得更营养,分餐制也是个更好的选择。



改变虽然困难,但是值得

不过,分餐制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有点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分餐好是好,洗大量的碗却令人头疼。



《武汉外传》剧照

但其实,中餐并非与分餐制无缘。比如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推行公合餐具,现在已经把分餐制贯彻得相当彻底了。在新加坡、韩国这些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的国家,使用公筷、分餐也成为了就餐的标配。

国外的中餐馆,人们早已习惯用分餐的方式吃中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所有食物都用公合餐具取用。

所以说,改变合餐制也并非不可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习惯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的



呼吁推行公筷或分餐



为了更健康的生活,改变一下饮食习惯是我们付出的最小的代价。

使用公筷并不是违背传统,反而是对传统的恢复,更是个人卫生文明的体现。



1月17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文明办发布《海南省“公筷行动”倡议书》。

2月18日,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倡议:使用公筷,形成健康用餐习惯。

2月23日,上海市健促委、市文明办、市卫健委、市健促中心向市民发出《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提出让每一张餐桌上的公筷、公勺。

2月24日,广州市文明办、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广州文明餐桌建设”的倡议,提倡大家居家或外出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3月5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发出倡议,其中,关于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又一次被提及。

......

新冠肺炎疫情终究有一天会过去,但留给我们的也不应只有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意识到:使用公筷不是防范他人,而是保护彼此,看似不亲,实则更亲!

让我们一起抛弃旧观念大大方方地使用公筷,借此机会大力推行分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王胜军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6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