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时期的百位名将历史风云榜(五),第60名到第5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2-18 11: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2-18 11:19:24 2497 0 看楼主
60.仇钺

年代:正德

简介:正德朝智勇第一的名将,正德年间名将极少,仇钺算是一位良将。仇钺本是宁夏府一名佣兵,后来成功转正。宁夏总兵府都指挥佥事仇理去世后,因为没有后代,兵部便让钺来接任,钺便随了仇理的姓,叫仇钺。正德二年擢为宁夏游击将军。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等叛乱,时钺驻城外玉泉营,就带兵入城。解甲拜见朱寘鐇,佯作归顺,并将兵分隶到置镭的各个军营,钺则卧家称病不出,取得朱寘鐇等信任。而暗中派人潜出城外密约守备保勋里应外合,诱杀周昂,生擒朱寘鐇。仅用18天就平息了安化王叛乱。仇钺平安化王之乱时,朝廷尚未得报,即起用大将神英为总兵官前往征讨,但在途中得知仇钺已经平定叛乱,遂返师,过程像极了后来王守仁平定宁王之乱,仇钺也因此升为征西将军,署都督佥事,镇守宁夏,封咸宁伯。正德七年河南刘惠、赵鐩叛乱,将军冯祯被杀,仇钺拜平贼将军征讨,既平河南贼,移师会陆完,论功,进世侯,增禄百石。正德八年鞑靼小王子以五万骑兵进犯大同,转攻朔州马邑,明朝派仇钺担任大同总兵官,调动京师军队来大同守防,取得“斩首三级获马十匹器械杂畜千计,阵亡官员二十余人马百四十余匹”的战绩。正德十年称疾解营务,十余年后去世。其孙仇鸾是明朝著名罪将,开启了明末边将杀良冒功的先河,最后也导致咸宁侯爵位世袭除。



59.马文升

年代:弘治

简介: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历仕五十六年,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朱祐樘重视军事,极力维护国家统一。他在位时期,明军先后三次收复哈密,其中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复。羽奴思统治国吐鲁番地区后,开始与明朝争夺对哈密地区的控制权。1488年,朱祐樘令罕慎袭封哈密忠顺王,“给金印,冠服”,对哈密的实际控制。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至哈密城下,诱罕慎盟,执杀之,复据其城,而遣使到明朝入贡。明朝识破其诡计,只得献还哈密金印。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占哈密,令其尊长牙兰守护哈密,并不时抢掠沙州等地威胁各卫归顺,为患不已。1497年,明马文升前往平抚,汇同河西诸卫及诸部落族数千人,袭哈密城,牙兰等人逃跑,哈密收复。当时朝廷中有人主张放弃哈密,但朱祐樘主张坚决出兵收复哈密,并立即委派马文升为元帅,打败吐鲁番军,收复了哈密。正德五年,马文升被太监刘瑾陷害,含愤去世。



58.赵辅

年代:成化

简介:明宪宗最宠信的将领,不管做什么,宪宗都不过问。成化元年,赵辅被任为征夷将军,与韩雍讨伐两广蛮人,攻克大藤峡,回来后被封为武靖伯。后来蛮人进入浔州,言官纷纷弹劾他。赵辅于是自述他的战功,而将罪责推给守将欧信。宪宗都不问。成化三年九月,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明廷集结五万大军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大获全胜,建州三卫由盛转衰,便是著名的建州月屠,后来的清官修《明史》对此事件忌讳莫深,不予记载。成化八年,宪宗计划大举搜索河套,任赵辅为将军,陕西、延绥、宁夏三镇的部队都听他指挥。赵辅到榆林时,贼寇已经深入并大行抢掠。赵辅无法控制,与王越上书请罢兵。言官纷纷弹劾他的罪过,宪宗不听,赵辅回来后,还督领京营。言官更极力攻击他,赵辅又上疏列举自己的功劳。余子俊等人请将赵辅依法处理,宪宗终于还是不问。成化十二年,赵辅解除营务,家居十年后去世。赵辅俊辩有才,以武职能文,有《平夷赋》一篇,述咏其“建州月屠(成化犁庭)”之事。他虽屡遭弹劾,但宪宗每每不问。值得一提的是,明孝宗生母,孝穆皇后瑶女李唐妹就是被赵辅“俘入掖庭。”



57.朱永

年代:成化

简介:明朝两大河南籍名将,张辅四镇交趾,朱永八配将印。多次击败蒙古小王子,功勋卓著。朱永早年随父征战,曾拜见获释归来的明英宗。景泰二年,袭封抚宁伯。夺门之变后,朱永分领宣威营禁军。其后统领三千营,兼领神机营。明宪宗继位后,改都督团营,仍领三千营。成化元年,率军讨平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论功进侯爵。毛里孩犯边,朱永佩将军印,率军抵御。成化六年,再拜将军,往讨阿罗出,获胜,论功予世侯。成化十四年,加太子太保。次年,拜靖虏将军东征。班师后,进爵保国公。成化十五年,延绥告警,朱永再为将军,与王越、汪直分兵出塞,无功而返。后进太子太傅。成化十七年,再次与王越出兵大同,抵御亦思马,获得首功,赐袭世公。成化十九年,率军抵御蒙古小王子,获胜。同年,加太傅、太子太师。弘治四年,晋太师。弘治九年,朱永去世。年六十四。朱永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前后八次获佩将军印,在内总管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位列侯勋均名无与之相比。



56.项忠

年代:成化

简介:成化年间三大进士出身的名将。五世进士,半生戎马。明代宗景泰年间,项忠迁为广东副使,因征讨瑶族有功,增加俸禄一级。1463年,陕西洮州、岷州地区的羌族叛乱。项忠在发兵据险,扬言讨伐,兵威之下,羌人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1468年,陕西开城土官满俊反,四处剽掠,屡败官军,关中震动。项忠领命后,在平息反贼满俊的过程中,项忠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历大小三百余战,终于肃清反贼,解除朝廷的危机,还西北安宁。成化六年,李胡子与小王洪、王彪等率流民在湖北荆、襄地区造反,流民归附者百万。朝廷诏项忠总督军务,与湖广总兵官李震共同征讨,擒李胡子、小王洪等,捕余孽,前后招抚流民一百四十多万。然而,在平叛招抚过程中,由于饥馑、瘟疫和杀戮,流民死伤甚众。一将功成万骨枯。项忠因此被朝臣诟病。项忠屡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后来弹劾太监汪直,被汪直报复,削职为民。汪直事败,项忠官复原职。退休后,项忠回到家乡,与同乡梅江、戴佑、姜谅等结檇李耆英会,有《唱和诗》一集。弘治十五年(1502)去世,享寿八十二岁,赠太子太保,谥襄毅。



55.韩雍

年代:成化

简介:成化年间三大进士出身的名将。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参与镇压浙江叶宗留起义及福建邓茂七起义。成化元年,广西瑶人造反,以桂平西北的大藤峡为根据地,蔓延及于广东。韩观负责平叛,当时有人主张分兵,以一部分驱逐来到了广东的广西瑶人,另以一部分围困他们在大藤峡的根据地。韩雍认为,是分则力散,不如全军而进,直捣其根据地。赵辅接受他的意见,一切交他主持。他带了十二万兵,先把“瑶山”北边的修仁荔浦两县攻下。大藤峡的本身,有六百多方里面积,韩雍令欧信率领五个哨由北路象州武宣进攻,自己与赵辅白全率领八个哨由南路平南桂平进攻,另派孙震率领两个哨,由水路进去。同时,他在若干的峡口,都布置了堵截的兵。大战在十二月初一日开始。战了不到一个月,韩雍及其僚属,先后攻下了一批瑶砦,活捉了造反的首领侯大狗。为了防免以后再有造反的事,韩雍把横悬于峡中的大藤砍断,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成化十年因被人所诬,明宪宗命其致仕。成化十四年逝世,年五十七。



54.王越

年代:成化

简介:成化年间第一名将。王阳明的偶像,成化年间三大进士出身的名将,同时是明朝因军功封爵的三位王姓文臣(另两位为王骥、王守仁)之一,世称“王威宁”,亦为首任三边总制。成化三年,随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并两次击败鞑靼入侵。成化五年,鞑靼侵犯河套地区,王越率军将其击退。次年,延绥告警,王越再命将军许宁等将其击退。三月,与朱永于开荒川败阿罗出。成化七年,鞑靼军再次入寇怀远等诸堡,王越等将其击退。成化九年,王越与宁晋伯刘聚在温天岭击败鞑靼军。九月,满都鲁汗及孛罗忽、癿加思兰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乘满都鲁汗等大举深入之机,率骑兵袭击鞑靼老弱所在的红盐池,斩首三百五十五级。此役后,满都鲁等不敢再居河套地区,西陲从此数年安定。成化十六年二月,王越率精骑袭击鞑靼所在的威宁海,获大胜,斩首四百三十七级。成化十七年二月,鞑靼入境剽掠,王越于黑石崖追败鞑靼,斩首一百十三级人。成化十八年六月,鞑靼入寇延绥等处,王越调兵援助。鞑靼被明军冲散,为城墙濠沟所困,遭遇大败。弘治十年,小王子(达延汗)屡次扰边,王越总制三边,奉命征讨。次年,于贺兰山大破鞑靼,斩首四十二级。王越能文能武,其诗直追盛唐,文章远溯秦汉。他去世后,明朝的西北边将没有能达到王越程度的。



53.石亨

年代:正统

简介:正统年间名将,石亨早年多次率军与瓦剌军作战,数次击败瓦刺军,以功先后升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同知。当时,智勇双全的边关守将除杨洪,就数石亨。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举进攻大同,石亨跟随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与也先激战于阳和口,此役,大同总督宋瑛战死沙场,明军师无纪律,全军覆没,揭开了也先南下的序幕。石亨浴血冒死夺回宋瑛尸体,骑马逃回,降官募兵,立功赎罪。土木堡之变后,郕王朱祁钰监理国事,石亨经尚书于谦推荐,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也先兵威逼京师时,石亨与都督陶瑾、高礼、孙镗等九位将军奉命领军把守九城门外。当时,德胜门首当其冲,石亨奉于谦之命,与也先激战。他先埋伏兵卒,诱其深入,杀之甚多。也先军攻不下,又猛攻西直门,围住守将孙镗,石享奉命解救、激战五日后,也先败逃,石亨因功而封侯。景泰元年二月,朱祁钰即位。石亨奉诏佩镇朔大将军印,率京军三万人巡哨大同,击败瓦刺军的进犯。景泰八年,朱祁钰疾病发作,石亨守护在代宗病榻前,见其病重,便与张轨、曹吉祥等人商议,迎接被软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复位,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后,认为石亨有首功,封其为忠国公,特加恩宠,言无不从。天顺四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



52.于谦

年代:正统

简介:西湖三杰之一,《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正统十四年,瓦剌也先扰边,英宗朱祁镇决定亲征,于谦和其他大臣极力劝阻,但是明英宗最终还是不听,最后明英宗在土木堡遭到了瓦剌的袭击,不仅损失了大明主力之师,自己还让也先俘虏了。消息传回京城,上下震惊,坐镇北京的朱祁钰彻底慌了。众大臣建议立刻南迁,这时兵部尚书于谦站了出来,“提议南迁的人该杀!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于谦的勇气感动了一众大臣,也说服了新皇帝,于是北京保卫战就此拉开。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是于谦临危受命,肩负起了保卫北京、拯救大明的责任。这一战于谦作为兵部尚书,指挥北京保卫战。德胜门由于谦自动请缨守卫。曾经儒雅的书生,现在变成了威猛大将,指挥自若,身先士卒,声势浩天,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先只能作罢,带着朱祁镇离开了北京,北京保卫战就此胜利。于谦成功抵御了瓦剌的大军压境,保住了北京,流传千古。1457年,于谦被明英宗杀害。



51.郭登

年代:正统

简介:明朝开国元勋郭英之孙。郭登年幼便聪颖出众。长大后,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军事。洪熙年间,被授为勋卫。正统年间,郭登跟随王骥征麓川有功,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又随沐斌远征云南腾冲,以功授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蛊惑,前往大同,亲征瓦刺,郭登奉命随从护卫。王振为炫耀乡里,唆使英宗绕道怀来土木堡,被瓦刺统帅也先所掳,史称"土木堡之变"。当时郭登留守大同,督率军民严加守御。瓦剌军久攻不下,也先遂以英宗为要挟,令大同守军出降 。郭登紧闭城门,并密谋派壮士劫营救驾。因敌军防守严密,未能如愿。英宗被掳后,由其弟朱祁钰继位监国。史称明代宗,加封郭登为都督同知、大同总兵。景泰二年,郭登以年老有疾为由,请求退休,郭登刚到大同时,能作战的士兵才数百人,马也只有一百多匹。退休时马已达一万五千匹,精兵数万,屹然成为一座巨镇。郭登离开后,大同人十分想念他。他擅长写诗,明朝武臣无人能比。李东阳称其诗为明代武将之冠。王阮亭将其列为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卧雪诗话》称“有以气势胜者,如郭定襄‘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黄云愁。玉关人老貂裘敝,苦忆平生马少游’。此唐四家具体而微。”



举报/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49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