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霍去病出生在明朝末年,他能不能守住大明江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4-4 16:5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4-4 16:57:30 2790 0 看楼主
霍去病本是汉朝大将军卫青的亲外甥,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被汉武帝提拔之后对匈奴取得了赫赫战功而被擢升为大将军,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被刘彻弃用,取而代之的正是年纪轻轻的霍去病。霍去病从小善于骑射,武力超群,十七岁开始从军参与匈奴之战。刚开始从军的霍去病还有些稚嫩,但在对匈奴的作战中,他卓越的军事才能,高超的指挥艺术迅速得以展现。



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还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在此次战役中,霍去病勇敢请战,挑选勇士组成八百轻骑孤军偷袭匈奴一部,正是银鞍白马,飒沓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此役共斩首两千余,俘获匈奴相国、当户,斩杀匈奴单于祖父辈藉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功绩赫赫。汉武帝闻讯大悦,大加赏赐,食邑两千五百户,封冠军侯,以示功绩冠于全军。霍去病从此开始崭露头角,踏上成就一代军神之路。

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兵五万再次出击匈奴,霍去病自右北平出击两千余里,兵锋直指匈奴左贤王部。以匈奴俘兵为先导,跋山涉水,杀敌俘敌者不计其数,在追击匈奴部到狼居胥山的地方,霍去病率众将士举行祭天之礼。祭天之后,霍去病继续追击匈奴残部直至瀚海(今贝加尔湖)。此战将匈奴抵抗势力彻底赶出了漠南,残余的匈奴势力也纷纷臣服大汉王朝,北方边患彻底解决。而霍去病也达到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因功封为大司马,总理军政。“封狼居胥”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传奇,成为此后历代将军心中的崇高理想。



霍去病的功绩彪炳史册,究其原因除了与汉武帝刘彻的大力支持与提拔密切相关外,更重要的是霍去病自身超绝的军事才能和军事素养,这样一位英雄在二十四岁的年纪就魂逝渺渺,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一代军神霍去病护卫了汉朝北方边境的百姓安宁数十年,“封狼居胥”的传奇也让我们后辈永远瞻仰其飒爽英姿。

假如霍去病出生在明朝末年,他能不能守住大明江山?

明朝是亡于李自成还是亡于多尔衮还是亡于吴三桂?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华?宋明两朝少数民族就这么厉害?想不通!



明朝是亡于李自成还是亡于多尔衮还是亡于吴三桂?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华?宋明两朝少数民族就这么厉害?想不通!

个人感觉明末那环境也没救了。先不说土地兼并,卫所糜烂,财政腐败等因素。崇祯17年里哪年没地震、蝗灾之类的天灾。本来传位给崇祯的时候就已经烂透了,我个人觉得把明朝灭亡的锅都丢给崇祯是不对的。



明朝崩溃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几次反复造成的,一次是天启即位初,东林上台,熊廷弼罢职,袁应泰瞎折腾,辽东迅速崩盘,直到阉党把持大权,朝政稳定,辽西形势也稳定了,但是等崇祯即位,朝廷又洗牌,战略又骤变,直接导致了毛被杀,后金入寇,袁也被杀,形势迅速恶化了。

我感觉论皇帝来说天启的政治手腕的确比崇祯高。懂得用阉党来制衡以东林党为首的士绅集团。然后用魏忠贤来得罪天下的士绅,自己却没受连累。但是最后还是死的不明不白。落水后病逝呵呵,就皇帝的身份能突然病逝,反正我是不信的。



如果天启没死,最多也就是延续几十年, 毕竟张居正死后所有的改革被废,士绅集团更是变本加厉的吸国家的血。万历死后明朝政府本来就已经坏透了。

然后说崇祯,作为帝王,崇祯也许是不合格的,他多疑猜忌,刚愎自用,急功近利,优柔寡断。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不求享受,勤政爱民。就勤政、勤俭而言,历史上的皇帝可说无人能出其右。

毕竟崇祯是王爷出身,可能并未受到所谓的“帝王之术”的教育,所以他执政期间也的确是错漏百出。但是若是把明朝灭亡的锅都丢给崇祯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就他那个环境而言,谁当皇帝都没用。



我个人认为唯一能救明朝的只有张居正。可惜的是变法在他死后就没了。如果万历皇帝能继续执行下去,明朝不会灭亡。

明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将军,而是因为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7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