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用好农信“笔墨纸砚” 绘就乡村振兴邳州画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sam3m6og3 发表于 2022-12-29 15:2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sam3m6og3
2022-12-29 15:21:04 6563 0 看楼主
翻开江苏邳州的乡村振兴战略图,邳州农商银行的金融助力是当地的“重要落子”。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邳州农商银行旗帜鲜明讲担当、奋发进取拼实绩,孜孜不倦引“金融活水”入“田间地头”,于润物无声中用农信力量涌动起乡村振兴的时代热潮。
擎党建共建之笔,擦亮金融品牌“底色”。
邳州素有“红邳县”之称,红色基因已融入地方整体发展各条血脉,守好“红色根脉”,汲取信仰力量,奋力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既是农信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农信事业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邳州农商银行深入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手和“红色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积极与当地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等各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共建和战略合作,合力推出“苏科贷”、“苏质贷”、“小微贷”等惠企产品,为本土优质企业提供最便捷、最实在的金融支持。如今,党建“搭台”越搭越广,业务“唱戏”越唱越妙,“党建+金融”模式成效显著,实现了企业稳步成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这是来自基层支行的强烈呼声。为此邳州农商银行着力打造特色党建金融品牌,不断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文化底蕴、产业帮扶、村镇发展整合到网点建设中,大刀阔斧开展“一行一品”网点特色工程和示范党支部建设。随着今年红色文化银行、适老典范银行、科技创新银行、政务代办银行的升级改造,10多个不同主题的“小而美”特色网点呼之欲出,连线成片,响亮打出了农商行品牌知名度,一度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文化聚人心,品牌显效应,彰显地域特色和企业形象的连锁店式现代化网点不仅增强了支行自身引客、留客能力,也提升了所在党支部成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员工投身三农事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研普惠金融之墨,打造产业兴旺“靓色”。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而村集体经济正是产业兴旺的“落脚点”。为了唤醒“沉睡”多年的村集体资产资源,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农业生产活力,邳州农商银行全面开展“千人授信支持万人创业”活动,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尤其加大对涉农小微企业、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力度,帮助乡镇按下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键”。同时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机动优势,根据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规模、经营模式、资金需求等变动情况,灵活调整信贷政策,加速优化金融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无微不至的金融扶持,使得村里的产业规模日渐壮大,吸引着当地村民结伴入伙,大家也打消了背井离乡务工的念头,逐渐爱上这家门口的事业。
“这个惠农快贷真不错,就像我兜里的备用金,随用随贷,非常方便实惠。”一直使用邳州农商银行蒜业专属信贷产品的宿羊山镇鑫鹏蒜业公司总经理王先生连连夸赞到。坐落于邳州市西北方向的宿羊山镇有着“中国大蒜第一镇”的美誉,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蒜业为生。为全力助推富民产业发展,邳州农商银行“大蒜”支行扎根当地深入摸底,融入蒜业发展,如聘请农业专家上门为蒜农传授培育经验,帮助当地蒜种成为周边蒜商眼中疯抢的优质货源,再如搭建蒜市行情信息发布平台,网点摇身变为远近闻名的一手信息情报站……像这样以扶持当地特色产业为定位,通过“精准滴灌”为整条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成功案例在该行屡见不鲜,深得当地百姓认可,“地方发展首选银行”的称号实至名归。
展便民服务之纸,彰显惠农助农“本色”。
“像这种真正把群众方不方便、满不满意作为工作改进方向的银行,谁不认可?谁不喜欢?”这是王先生写给邳州农商银行邹庄支行的感谢信中说的话。王先生的老父亲是邳州市邹庄镇人,后随王先生在常州经营炒货生意定居,为方便父亲异地享受医保服务、支取土地补贴等,王先生希望把多年的老旧存折换成银行卡。这些业务原本需要本人奔波村部、民政大厅、银行等多个地方往返办理,但考虑到最大程度方便客户,邳州农商银行集财政、民政、人社等多政务代办于一身,在网点一站式直接办理,当即帮王先生解决了问题。
这只是邳州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扎实服务三农的的一个缩影,进入数字时代,每一个跳动的字节都蕴藏着转型的力量。作为深耕本土的地方金融机构,农商行原本通过走村入户积累的“人缘、地缘”资源必须借助数字普惠的平台才能更好发挥出为民服务的效能。为此,邳州农商银行提出“三个一”,即“一张网”,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内部金融网格与政府的网格化管理相融合,构建资源共享基础信息库,让数据围着群众需求转;“一张卡”,以邳州市民125万张社保卡为载体推进“一卡通”工程,将各类工资发放、费用结算、民生金融等功能都赋予到这张卡,融“数据”于产品中,化“智慧”于服务中;“一个点”, 积极开展“政银合作”,将老百姓关心的生活缴费、社保代收、征信查询、不动产抵押登记等高频服务业务延伸嫁接到遍布全市的银行网点,使网点成为政务服务的第二大厅,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
磨人才基石之砚,抹下人才发展“成色”。
“农商行和农村、农民交流的最多,最熟悉我们,一有业务我们就喜欢打村里金融村官的电话,好像是我们自己的金融管家!”说这话的是邳州市八路镇有机水果农场主张亮,一提到农商行他的语气中满是亲切。今年在振中支行派驻唐山村的金融村官马超的全程帮扶下,他又获得了32万的助农贷款,家里的番茄大棚从两个扩大成四个,过冬后便将迎来双倍的丰收。从挑选良种到搭建大棚,从外拓销路到进园采摘,许多个“张亮”在驻地金融村官的专业指导下搞起了农旅结合的绿色种植业,用勤劳的双手改造美丽乡村,稳稳地走上了致富路。
金融村官不是官,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前段时间,邳州市占城镇甘山村村支书刘虎特别忙碌。“徐书记带着我们把村里的优质山芋品牌化,打造的‘甘山味道’系列农特产品一出即火,不仅在线下热销,在农商行‘E路有我’直播平台上也很快就抢售一空。”刘虎口中的“徐书记”就是今年10月份邳州市委指导邳州农商银行派驻甘山村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徐慧,同时也是金融驿站负责人和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刚上任的她,曾是省联社农产品线上销售主播,深知网络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为了点亮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她依托金融驿站,打造电商平台,强化品牌渗透,精致包装销售,几天时间就帮助村里卖掉了往年两三个月才能卖掉的山芋,让村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多期盼。
因农而生,为农而兴,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本事。今年以来,邳州农商银行通过择优选派、驻地挂职的形式将选拔出的近50名金融村官输送到全辖各重点乡镇,在田间地头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泥腿子”金融专家。他们带着专业特长下沉一线,深触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神经末梢”,切实解决农户最关心、最在意的问题,俨然成为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尖刀力量。
星光不问追梦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展望2023年,邳州农商银行将坚守三农初心,牢记农信使命,与时代同呼吸,与百业共繁荣,以向下扎根的姿态、不断进取的步伐,全力助推农业更兴、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勾勒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邳州农商银行  王振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sam3m6og3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56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