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所查验岗民警每天紧靠“火炉”引擎盖工作 车主烫得直甩手,他却“没感觉”
![]()
南京车管所检验科副科长李昕正在烈日下查验一辆新车,他的衣服已被汗湿。 本报记者 王茸摄 南报网讯 李昕是南京车管所检验科副科长,负责上牌新车的车辆审验工作。昨天中午11点半,记者来到南京车管所时,他正站在检验通道内检查上牌车辆。虽是中午,等待检验的车还是排起了长队。李昕走到一辆车前,深吸一口气,打开引擎盖。顿时,滚滚热浪迎面袭来,站在一旁的记者都觉得一阵窒息,热得喘不过气来。“曾经有记者带着温度计测量过,这股热浪的温度有70摄氏度。”他笑道。 待热气散了,李昕凑到发动机前,仔细检查。此时发动机温度仍很高,靠近发动机就如同靠近一个大火炉,大滴汗珠瞬时顺着他的脸滴了下来,但他似乎没有发觉,认真核对着发动机号、车架号等各项参数,确定无误后,才让这辆车“过关”。 从早上8点半到11点半,整整3个小时过去了,李昕没有休息,一直站在检测岗忙碌着,浅蓝色的警服早被汗湿,紧紧贴在背上,他似乎已经习惯,任凭汗水流淌。 又一辆车过来,司机是位“小年轻”。他熄了火,走下车,主动想帮交警打开引擎盖,可是他的手刚碰到引擎盖,烫得立马缩了回来。“还是我来吧。”李昕走上前,熟练地用手拨开卡口,用力掀起引擎盖。 “说实话,刚到检验岗时,我一天能被烫上好几回,下班后整个手指都红了,一碰就疼。”李昕对记者说,“现在车主经常被烫得直甩手,我的手却没什么感觉。” 据了解,在盛夏酷暑天,引擎盖往往能达到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打开时很容易被烫着。此外,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为90摄氏度,烈日高温下会更高,可为了检验发动机的编号,检验科民警需要将手伸进发动机舱内拍照,一不小心也会被烫到,有时还会被烫出水泡。 “‘没有感觉’是因为你现在找到不被烫的秘诀了吗?”记者好奇地问。“怎么可能有秘诀,烫多了皮厚了就不怕烫了。”李昕笑着说。 时间接近12点,等待检验的车辆依然不少,李昕喝了口水,用手背擦了下额头的汗珠,继续弯下腰,一辆接一辆地检验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