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1969年的那场大雪 | 顾丽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天光 发表于 2021-11-11 08:4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罗天光
2021-11-11 08:40:27 8285 12 看楼主
前不久还在抱怨秋天的假,一眨眼冬天来了。




今天立冬。窗外北风呼啸,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北京今年第一场大雪如期而至。


秋叶洒落被大雪覆盖,树枝在寒风中摇曳。望着窗外的雪景,不由地想起老公给我讲了个一直在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故事,名字就是"六九年的雪。
—— 题记
1969冬天,工厂不上班,学校也都停课了。我因为父亲被双开,没有资格参加造反派,就回到老家。回家一看一片凄凉,父亲因为想不通,两次寻死上吊被人救下,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母亲只会抹眼泪,姐姐已经嫁人,弟弟还小,家里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生活很困难。隔壁的大叔就想让我和他一起到矸石山去淘煤挣点钱补贴家里。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我就和大叔一起来到了离家30多里的矸石山淘煤。


矸石是夹杂在煤里的石块,煤矿在钻井挖煤的过程中把它们都剔除在一边,在井下用滑轮车通过巷道拉到地面,时间一长就堆积成了矸石山了。矸石山里面还有少量的碎煤,附近的老百姓为了生计纷纷来此淘煤。先是挖一个五米长,三米宽,一米深的唐口,把碎矸石倒入唐内,再到河里挑水倒入池塘里搅拌,煤渣轻,就会浮出水面,在用筛子捞出堆在一旁。攒够千把斤就有人来收购。千把斤也只能卖一百来元钱。


我那时年轻才19岁,专门负责挑水,小河离矸石山有二里地,每天用两个大桶要挑好几十趟,累的够呛,好在我那时年轻力壮还能撑下去。




六九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寒风真猛啊,常常是呼啸而来,风中夹杂着碎石野草,打的人都睁不开眼来。那年的雪也下的特别大,时间也持续的特别长,好像有一个多月(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能记得)常常是晚上下雪,白天就阴沉沉的,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就这样我们也没有停工,白天照样冒雪干,有时就用雪水搅拌。晚上池塘上面上冻,天亮后就用棍子把冰砸碎继续干活。那时我们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山芋煎饼,喝的是山芋干稀饭。冷了也舍不得烧淘出来的煤,只是捡一些树枝烧火做饭。树枝湿烧的到处都是烟,把人呛得直咳嗽,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睡觉盖得就是一床薄被,地下就铺着碎草,冻得几个人挤在一起取暖。手都冻得像紫萝卜。当时的条件真的是太差了,现在想想都不知道那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后来我们的干粮不多了,大叔就让我回家取干粮。我紧紧了棉袄就上路了。这时雪已经下了近一个月,可还是飘飘洒洒地下个不停。眼前一切都是白茫茫的,冬云阴沉,冷雪蒙蒙,处处都显得很荒凉,毫无生气,根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只有靠着记忆寻找。


我踏着厚厚的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走到深处,雪都没到膝盖。伴着凛冽的寒风,内心的忧郁如灰暗的天空。身上的薄袄根本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可身上的汗却在不住的流,风把汗吹干一会就冻得僵硬。就这样在雪地里走了不知多长时间天就黑了下来,更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越急就越找不到路,终于再也走不动了,一下子掉到沟里了,气的我忍不住大声地哭了起来。好不容易爬上来看见前面隐隐约约好像有灯光,心里一阵惊喜,就连滚带爬地赶了过去。原来是生产队的牛棚,里面有位老大爷正在喂牛。看见突然冒出了个雪人吓了一跳,问我:“这么大的雪你这是从那里 来的?”
我说我是从矸石山回家拿干粮迷路了。我家是塔山的。大爷说你走岔道了,塔山离这还有10好几里路呢。这么晚了,明早再走吧。没办法,我只好在牛棚住下来。大爷给我烧了两碗水,也没有饭,我饿了一天,就喝了两碗水蜷在牛棚的草堆里睡了一夜,又冷又饿,恨不得天快点亮我一步到家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稀饭。


天还蒙蒙亮,我就爬起来,大爷给我指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一路小跑跑回了家。妈妈看我一身湿漉漉的又冷又饿,心疼的只掉眼泪,赶紧给我熬了一锅稀饭,喝完后也不敢耽搁,到各家拿了些干粮又返回矸石山了。




那个的冬天过去很多年了,但从未消失过,只是从我的眼前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一闭眼就能想到六九年的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开发区 发表于 2021-11-11 08:41: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开发区
2021-11-11 08:41:15 看楼主
我也记得69年冬季那场大雪,坐标山东淄博,积雪一人多高,我们小朋友出去玩,都得十分小心,防止掉进去就找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qingkong 发表于 2021-11-11 08:41:4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qingkong
2021-11-11 08:41:44 看楼主
80年诸葛(洛阳)矿上的煤,汽车拉到龙门桥头,卖给附近社员才一分钱一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说东道西 发表于 2021-11-11 08:43:2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说东道西
2021-11-11 08:43:22 看楼主
到九十年代一吨烟煤快才六十,无烟煤八十一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胡辣汤 发表于 2021-11-11 08:44:43 | 只看该作者
5#
胡辣汤
2021-11-11 08:44:43 看楼主
挺伤感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天虹世纪城 发表于 2021-11-11 08:45:41 | 只看该作者
6#
天虹世纪城
2021-11-11 08:45:41 看楼主
有些事会永远记在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156981566 发表于 2021-11-11 08:46:54 | 只看该作者
7#
156981566
2021-11-11 08:46:54 看楼主
痛苦的记忆,是刻骨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dongfang1230 发表于 2021-11-11 08:47:56 | 只看该作者
8#
dongfang1230
2021-11-11 08:47:56 看楼主
纯真的穷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william 发表于 2021-11-11 08:49:42 | 只看该作者
9#
william
2021-11-11 08:49:42 看楼主
六九年。。。第一次见识东北的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165131217 发表于 2021-11-11 08:50:27 | 只看该作者
10#
165131217
2021-11-11 08:50:27 看楼主
能理解!这辈人是让人记住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罗天光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285 | 回复:1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