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娘的第一个春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面书生 发表于 2021-3-2 09: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文面书生
2021-3-2 09:11:57 9176 0 看楼主
没有娘的第一个春节

文图/刘明菊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题记
昨天我和三哥又回了趟老家。自从上次回去给娘烧完五七纸回来,一晃又两个礼拜过去了。昨天是正月十六,农村的习俗,正月初六、十六是接闺女回娘家的好日子。
娘在的时候,我们都是初二回去。因为都在外工作、假期有限,初六大多都是没有时间回去的,所以就都定在初二回娘家团聚。以前有娘在,都是娘想着我们、督促父亲去买菜、准备很多好吃的。初二这天,我们大人小孩欢聚一堂,承欢膝下,磕头、拜年、发压岁钱……每年这个时候是娘最开心的时候,娘不停地抓瓜子、花生、糕点、水果塞给这个递给那个……我们每年过年“最怕”的这些“繁琐”,恰恰正是娘期盼的。老人过年所盼望的不就是子孙绕膝、天伦之乐吗?






如今娘不在了,今年的春节就没有了这些“繁琐”,自然也就没有了欢笑。因为初三给娘烧五七纸,所以也就忽略了每年初二回去团聚的习惯,烧完纸我们就回来了;父亲一直是家里的甩手大掌柜,他也很少能想起这些风俗习惯,初六也没有人接我们姊妹仨。二姐初七就含泪回南京了,我也没再回去。正月十六,大哥说代表父母接我们回娘家——二姐已经回南京了,家中有小孙子,是不方便再回来了;这也是二姐出嫁后第一个春节没在娘家吃团圆饭,在娘刚刚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在失去娘后的第一个春节。
二姐和三哥是为父母付出最多的两个人。娘躺在床上最后的十一天里,二姐是不下床地日夜守候在娘的身旁。我能想得到,二姐昨天得哭了一整天!我最懂二姐。我原本不打算回去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确还没有从失去娘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算一算,那天刚好也是娘的七七,“近乡情更怯”,我的“怯”是害怕回到娘家睹物思人、控制不住自己又得大哭一场。父亲又打来电话询问我是否和三哥一起回去。我也答应过父亲、要经常回来看他的。



母亲走的当天,父亲哀伤地对我和姐姐说:“恁娘走了,你们可要经常回来看我呀,要跟恁娘在时一样,可别不来了吭!”
我含泪说:“怎么会呢?肯定会经常回来看你的呀,放心吧!”
还有,大哥大嫂春节回来给娘烧五七纸,今天就要返回乌鲁木齐了。相隔千里、这一分别,兄妹又得一年才能相见呢!所以我考虑一下,还是要回去。从决定第二天要回去,心里就开始难受,那夜我就又失眠了,几乎一夜未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都是娘的影子……车子就快到父母家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娘了……
以前回家,遇到逢集、在快到家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能远远地看到娘坐在她的流动车小摊旁、看着她的小杂货摊;如果不逢集,娘就把流动车推到屋里面。这几年娘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了,才把流动摊撂下。但无论娘在外坐着还是在屋里坐着,我每每回家,进门都要给娘一个满怀的拥抱,抱住娘撒一会娇。因为这,也每每惹得邻居开我的玩笑。在娘的面前,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老舍先生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的确,如今娘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九天了,我感觉自己不但失去了根和撒娇的怀抱,还失去了“家”——老家对我再无以前的牵挂和想念、虽然还有父亲在家,但感觉少了太多太多的说不清楚的东西,心里空落落的。
母亲走后,父亲由大姐和二哥轮流照顾。父亲给我们在外工作生活的兄姊四人提了一点小要求——那就是要求我们要像母亲在的时候那样,经常回来看看他;二姐在南京,要求二姐一到两个月回来一次;大哥在乌鲁木齐,一年回来一次;三哥在徐州、我在邳州,我俩是两个礼拜回来一次(娘在的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们知道父亲心里是想保留着母亲在时家的那种温度和氛围,只是他不会表达出来罢了。可对于我和姐姐这些嫁出去的女儿来说,现在这个家就是实实在在的一座房子和房子里的父亲而已。尤其是我,我在兄妹中排行最小,母亲也最疼爱我;我对母爱的依赖要比他们更甚。母亲走了,我们心里的“家”和情感上的归宿不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爱父亲,也并非父亲不如母亲爱我们;没有了母亲,我们会更爱父亲;父亲在,也是我们失去母亲后的一种心理上的莫大慰藉。
但女儿对父亲的爱和对母亲的爱又有所不同,女儿心里的“家”是什么?是快到家时远远就能望见的母亲倚门而望的身影,是进门后母亲温情的话语和问候,是出门时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是女儿心里的家和根啊!
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没有了,失了慈母,也就永远失去母爱了!
车子停在父母家的门口,大嫂说她已经站在门口等候多时了。长嫂比母,心中略有温暖。感谢大嫂!我们拎了东西进门和父亲打了招呼,又和院里的大哥说了话,我的眼睛没有敢朝母亲的卧室看——怕看到那空荡荡的床铺。大哥已给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吃完饭后就和嫂子们边做家务边聊天。聊着聊着,话题还是聊到了娘,再也无法控制地大哭起来。
环顾四周,一物一皿都是娘的影子、都是娘的笑容……娘啊,娘,我何处还能寻到你啊?娘啊,你可知道女儿想你吗?
当天我们没有回去,下午大哥和三哥在厨房里忙碌着,做了一大桌子的好吃的。吃饭时,大姐往父亲碗里夹菜,我又想起了娘坐在父亲身旁、我们给她碗里夹菜、时不时还朝她嘴里送一筷子菜的情形,娘总是让我们多吃些、让父亲多吃些…..
娘啊,你怎么就不能多给我们几年尽孝的机会呢?想一想娘在走前的最后十几天里,娘都没有吃过几口饭,娘啊,那时候我们多想看到你张开嘴再吃我们给你夹的菜啊!可是你已经不能进食了,甚至都不能开口再和我们说一句话了啊!娘啊,如今你走了,剩下父亲一个人,你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照顾父亲的!
晚上,我依然睡在楼上。父母家是临街的门面房,平时有点吵闹,但我每次回去都能安然入睡。那是因为有娘住在楼下,心里安定了好多。躺在床上,又哭了一阵,娘啊,你知道女儿想你吗?你来女儿的梦里和女儿相见吧,好吗?
夜里没有睡好,娘也没有入梦来,迷迷糊糊就天明了。三嫂喊我起床吃饭,大哥已经在厨房忙碌我们的早餐了——粥、油条、煎饺、煎蛋、小菜……大哥一趟趟地颠颠的从厨房到客厅来回地穿梭着,为的是让我们吃上最舒心的早餐。长兄如父,感谢老大!



吃完了早餐,我们就收拾东西准备各自回去了。娘要在的话,这时又好开始“唠叨”了:还要煎饼吧?带点豆腐吧?小菜很新鲜,拿点吧?这个不要忘了吭、那个别忘带了吭!什么时候再来呀?……你若带了这些东西,她就很高兴;你若不要,她就一脸失落感。那时候多少还会有些小不耐烦,就会说:“好了哈娘,能不能别这么操心!”
如今娘不在了,这一切也都不复存在了,再想听这唠叨的声音,也永远听不到了!大哥大嫂今天晚上的火车,要跟三哥一起回到徐州坐车,他们准备吃完午饭回去。我因为中午要上班,所以跟外甥的车子先回了。跟父亲和哥哥嫂子道别后上了车子,关上车门,透过车窗,再也没有娘隔窗温情的叮咛了。眼泪又不听话的模糊了双眼……
父母健在或尚有母亲的朋友们,多抽些时间陪伴母亲、多给母亲一些爱,也多多感受一下母爱吧!这种爱最温暖、最伟大、最无私,但也是最经不起等待、更不是能无期限拥有的。但是,当你真正能感受到这份爱的重要时,她的余生可能不多了!有多少人能够拥有“七十有个妈、八十有个家”那种温暖和幸福呢?所以,多珍惜、多陪伴、多感受,一旦失去、即是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文面书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1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