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泥火盆与烘栏,满满的乡愁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1-2-19 15:0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1-2-19 15:07:05 9792 0 看楼主
泥火盆与烘栏

许广洲



但每当想起家乡的泥火盆,就勾起关于火盆的许多美好回忆,心里暖融融的。
泥火盆的最大特点是泥做盆壁传热慢,保暖性能好。严冷的冬天到了,每顿饭做好后,锅底下总会有未燃尽的余火。特别是木柴、麦糠、玉米棒子烧过之后余火很旺,其它柴草由于干湿和燃点不同,也会有些余火,把它放到泥火盆里保存起来,一般满满一盆火,从早晨可以温暖到傍晚;做好晚饭后,再掏一盆余火,睡觉前用柴灰覆盖压实,夜晚没人拨拉火盆,那火保存的时间会长些,可以一直保存到第二天早晨,再把上面的灰拨掉,下面的火在充分接触空气后又是红红的一盆。如果泥火盆里的余火不多,可以在盆的一侧加入一些麦糠、碎草、干树叶等,那时我们村也有农家将晒干的牛粪、驴粪、大雁粪等放一部分在余火边慢慢引燃,这样火盆里的火会延续一段很长时间,而且火很旺。由于基本达到完全燃烧,不但不会冒黑烟,而且不会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





泥火盆边取暖、聊天、抽烟 泥火盆里火正旺


泥火盆主要用来取暖。一盆火在屋里,屋里就会感到暖融融的。在冬天,如果谁家来了客,主人就会热情打招呼:“天冷,快来??火”。平时家庭妇女可以在火盆里用粗瓷带盖茶壶温开水,吃饭时热剩菜,?煎饼,有时?几只辣椒放在蒜臼里踹蒜泥,有时用铁勺在火盆里打浆糊等。老人们喜欢在火盆上?几片烟叶,?黄后揉碎放到烟包里,这时满屋散发出烟叶的香味。老人抽烟时,把长烟袋锅直接插到火盆里吸着;有时从盆里捏一撮火灰摁在烟锅里,吧达吧达几口就着了;有时用筷子挟起小火炭引火,点火吸烟,吧嗒着烟嘴,享受着生活中的惬意。孩子们喜欢在火盆里偷偷地埋下一两只山芋或胡萝卜,跑出去跟小伙伴们玩饿了,再回家取出来吃。在火盆里长时间烧熟的山芋胡萝卜,又香又甜。孩子们有时耐不住玉米花的诱惑,在火盆里烧几粒玉米,玉米炸成花后,用手捡出来,吹去灰,凉一凉,就放在嘴里吃,但是有时会将盆里的灰火炸得四下飞,免不了受大人们的责备。
泥火盆在有婴儿和小孩子的家庭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遇到阴天下雨,孩子尿布必须洗净晒干,于是村民就用腊条、柳条或紫翠槐条子编成半球形的比泥火盆大一些的烘栏子,晚上家人休息后,就将烘栏罩在火盆上,将尿布及湿的衣服搭在烘栏上,早晨起来,衣服就烘干了。晚上休息时,有些冬天怕冷的老人会将小火盆罩上小烘栏放在被子底下先把被子烘热再休息。
火盆旁不但是一家人的聚集处,而且是老人们集聚聊天的好场所。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羸弱,最怕冷,火盆是他们冬天必不可少的亲近器物。火盆旁,自然也会有几个老年人围在一起抽烟、讲故事、破谜语,有时他们会把手搭在火盆上取暖,一边?火一边拉呱,有时会将脚搭在火盆沿取暖。晚上不点灯,几个黑影围着火盆,只有中间的一盆火红红的。现在想起来,泥火盆蕴含出农民独有的地域特点、风俗民情和一幅幅以泥火盆为背景风情画意,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泥火盆的制作方法简单,一般用黏土和麦糠,就地取材,家家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秋天天气晴朗,人们将黏土、麦糠,有时加点苘秧,加水搅拌打匀。再用一个大小和深度都合适的瓦盆或瓷盆作“型模”,盆口朝下扣在地上或大木板上(便于抬走),盆外敷一层草木灰(便于将盆取下来),将砸好的泥覆盖在盆底和四周,泥要厚点。成型后放在阴凉处三、五日,达到多半干程度,取出“型模”,就成了泥盆状,再用稀点泥加厚盆沿和外部不平处,拍平抹光后放在阴凉处自然干燥十天半个月,干透了,一个火盆就算做成了。
泥火盆伴随着我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走过了充满艰辛,也充满快乐的童年时光。如今,泥火盆就像是完成历史使命一样,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它在人类生计中所作岀的贡献不可磨灭,它的历史作用将永远留存在人的记忆中。把泥火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记述和研究应是很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97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