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味道 | 家乡的煎饼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自知则知之 发表于 2020-10-27 14:4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自知则知之
2020-10-27 14:41:32 4265 2 看楼主
家乡的酱

文/管雪莉



回到老家,老娘献宝似的拿出一只装满酱的玻璃罐,“回去时,记得带着,这是昨天才熬好的酱。你炒菜拌馅放点,比酱油好吃多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张煎饼,铺好,然后在中间涂抹上一层酱,美滋滋地吃起来。怪不得家乡人都说“煎饼卷酱,越长越胖”呢,原来是因为好吃,不知不觉能多吃很多饭,所以不胖才怪。

这种酱做起来耗时,好像还很费力。知道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吗?——是我们运河两岸人们的主食,每顿必不可少的煎饼是也。说是煎饼,却又不是普通的煎饼。记得小时候,每次捂酱之前,娘总是精挑细选,把摊的很薄还要受火均匀的那种煎饼挑出来。不是一张也不是两张,有厚厚的一大摞。挑出来之后,撒上凉白开,然后放进大缸或者大盆里,放进去之后,娘吩咐我们:“去池塘里摘几片荷叶回来,盖在撒了凉白开的煎饼上,好熬大酱给你们吃。”听到有吃的,我一蹦三尺高,开心的向水边跑去。如果不巧,摘荷叶的时候,会碰到看池塘的老爷爷,看到孩子们摘荷叶他总是会骂:“谁家的贼羔子,没事干了,又出来糟蹋人!”我告诉他:“爷爷,我娘让我摘几片荷叶捂酱的。”“捂酱啊?要几片?我帮你摘,你别滑掉水里,捂好酱记得送点来给我蘸大葱。”

荷叶摘回家,娘就把它们罩在撒了凉白开的煎饼上。过了几天,娘打开荷叶盖一看,煎饼上面布满了红毛绿花,煎饼长毛,捂酱的第一步就算成功了!接下来娘把长了毛的煎饼一张张的揭开,拿到太阳下暴晒,晒干了之后,再一块一块的掐小。最好是晒的很干很干才好,干干脆脆的不仅容易掐成小块,放进对窝子(学名石臼,石制品,埋于地下,另一头有一副支架,支架上是一根长长的木头,一端可以用脚睬,另一端有一个相当于铁榔头的东西。这端脚踩,那端铁榔头就会稳稳地砸到石臼里,里面的东西因为不断受力,就可以达到你要的粉碎效果。)里也好踹。

娘知道我们没那份耐心,她也不使唤我们,所以总是自己拿去踹。没风还好,如果有风,娘说毛哄哄的味道真不好闻。踹的细碎细碎之后,娘烧好开水,舀进大盆,再加上足够的盐,等水完全冷却,把细碎的长毛煎饼放进去。放进去之后,不停搅拌,直到看不出一点长毛煎饼的痕迹,那时候的水和煎饼的固体物就完全融合了。这时候,娘又开始吩咐:“去湖里田边玩,看到有花椒和花椒叶就揪一把回来,越多越好。”我们乐此不疲,只要看到总是揪一把,然后丢进酱盆里。

接下来就是晒酱。如果太阳好,盆里的酱总是以人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盆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一圈一圈缩少的痕迹。遇到阴天下雨,娘早早地把酱盖好,还叮嘱我们,阴天下雨如果她不在家,一定要记得把酱盆给盖起来。因为酱不能进雨水,否则会生蛆,那样一盆酱就报废了。只记得晒了很久很久,盆里的酱越来越厚,厚到我的小手再也搅不动,娘说差不多,可以熬酱了。

娘把大铁锅洗好,把里面的水烧干,然后才把盆里的酱倒进锅里。火要适中,大火会栖锅,熬好的酱会有焦味。火小火候不够,还要不停搅拌很累手。等到不停冒泡咕嘟的时候,更是要加劲搅拌。当香味儿扑鼻的时候,左邻右舍沸腾起来,:“二嫂子,你家是不是熬酱了?真香!”“二婶子,酱熬好了吗?给我点给小孩卷煎饼。”……

高高兴兴地拿回酱,再想想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酱油,还有黄豆酱、甜面酱……这种酱是不是最终也要淡出我们的生活?这种做酱的技艺是不是即将走向消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炒菜,我还是喜欢,放老娘熬的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守得云开 发表于 2020-10-27 14:43: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守得云开
2020-10-27 14:43:1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大邳地锅 发表于 2020-10-27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大邳地锅
2020-10-27 14:43:46 看楼主
家乡的特色菜[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自知则知之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265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