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话枪头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自知则知之 发表于 2020-10-22 17:0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自知则知之
2020-10-22 17:04:27 3185 1 看楼主
漫话“枪头子”

文/陈钟



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都是战场上攻伐的利器;火药时代,大刀长矛依然是近身搏斗的常备之选。两军对垒,枪矛伤人,持枪矛者的马上步下功夫自是第一要件,但还需枪头子的锐利——一击而刺不穿铠甲,可能就会瞬间被对手斩于马下。

因“枪”因“矛”,就产生了一个颇具意味的词语——“枪头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秉持公义或披着公义的外衣,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不满于现状、盘算着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师出有名”需要有人捉笔、振臂,“借刀杀人”远胜于披挂上阵、横枪直击。于是,应运而生了“枪头子”。



有人是着了别人的挑唆,浑然不觉地做了“枪头子”。看起来是为自己讨要一个说法、出一口恶气,甚或主持公理、维护正义,实则不过是别人玩弄的棋子、血气汹汹中充当着别人的工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好的,如是那挡车的螳螂或柳泉居士笔下的狼,误了卿卿性命不说,更止增笑耳。

有人是膺服于“大哥”,心甘情愿地做“枪头子”。“ 救赵挥金槌”的朱亥,鸿门宴上闯帐的樊哙,梁山泊上的黑厮李逵、朱元璋麾下的汤和、常遇春一众小弟,……皆是矣。“士为知己者死”,此类“枪头子”,有的是一腔热血,满腹豪情,亦诚可敬矣。然,历史的烟云散去,日渐不古的人心,可敬可爱的“枪头子”寥寥,只能在书页里怀古追寻。

有的人积极主动地做“枪头子”,其实是另有原因。这类人目的是通过做一次、几次或一时、一段时间的“枪头子”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也成为操弄枪柄的人。历史上上窜下跳、编织罗网、到处咬人的,单位区域里给主子鸣锣开道、打击异己的,大抵此类。

“枪头子”的命运可想而知。一旦没了用处,“刀枪入库”算是寿终正寝,折了锋刃被丢弃,甚或丢进阴沟,倒是常有的事。“枪头子”变“持枪人”不是没有,因着格局的问题,鲜有闻。

苏北鲁南,“枪头子”这个词语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足见自觉或不自觉成为“枪头子”的人为数还是不少。常有颟顸的年轻人或“楞”了半生的中年人被骂:你这个糊涂蛋,被人当了“枪头子”使,还不自知!更常有男人们聚会时私下议论:那家伙,就是个“枪头子”!

若从这一角度来看,“枪头子”还真不是什么好词语,得了“枪头子”的称号,实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十点半 发表于 2020-10-22 17:05:4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十点半
2020-10-22 17:05:4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自知则知之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8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