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皮肤病,病根在于阳气不达!瘙痒、湿疹,艾灸可拔除病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6516321 发表于 2020-12-9 19: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6516321
2020-12-9 19:10:47 3845 1 看楼主
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大约90%的皮肤病都伴有瘙痒。马三立先生也曾说过一段相声:一人剧痒,求得秘方,拆开重重包裹,却只发现俩字——挠挠!皮肤病病人共有的症状,就是痒。



那么,皮肤为什么会痒呢?


一、皮肤痒,是体内阳气不达


《外科启玄》卷一中的“明疮疡痛痒麻木论”给出了解答: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也。

拿人与火的距离来阐释痛和痒的原因:

痛,是因为离火近;痒,是因为离火远。“火”就是火力,可以延伸理解为阳气。直白地说,皮肤痒,就是因为人体火力(阳气)不足,阳气无法达于体表所致。




皮肤病患者都有体会,一般来说,晚上比白天要痒得厉害。这是因为夜晚阳气潜藏,皮肤极度缺乏阳气的支持,体内多余的湿热排不出去,瘙痒就会加剧。
皮肤痒时,大家都会本能地抓挠,也跟阳气有关。因为在抓挠的过程中,皮肤受到刺激,气血得到宣通,阳气得以大量发于体表,致痒的湿邪毒素悉数被带出体外,痒也就暂时得到缓解了。

二,艾灸,止痒补阳的“妙方”


艾灸可以温阳除湿,散火祛风,温阳则中阳充足,散火则火邪外散,故而,皮肤病最适宜用艾灸来调理,诸疮疹毒痒皆可灸。这一点,《针灸大成》早就提出过:“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







艾灸之后,阳气得到补充,就能畅达于体表,同时脏腑因阳气得到补充和恢复,功能随之加强,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体内的毒素也能被迅速赶出体外进入皮肤。

中医说过,“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有发出来,此病才能痊愈。
所以,体内湿邪毒素等过剩的人在艾灸之后,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这就是中医的排病反应。只要坚持下来,皮肤瘙痒的症状乃至疹子等就会消失。
三、经常痒、长湿疹,灸这里


首先,卫阳主管汗孔开合,而卫阳根于肾阳,卫阳不固是因为肾阳不足。
故而,针对阳气不足引发的皮肤瘙痒,请大家多灸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等培补肾阳的穴位。
其次,针对以阳气不足为病因,引发的不同皮肤瘙痒症状当辨证施灸:

1、阳气不足——湿热内蕴
阳不足,则生湿,湿气郁久化热,就会湿热内蕴,发于肌表。
这种情况下,推荐艾灸3个穴位,即,膝关节三角区的“止痒三穴”——百虫窝、曲泉、血海。




百虫窝:经外奇穴,此处艾灸,可刺激泻热,减轻瘙痒。







血海:属足太阴脾经,灸之,健脾利湿,清泻血热。




曲泉:肝经穴位,灸之可以清利肝经湿热。
在这里,血海和曲泉是一对“对穴”,血海清泻血热,曲泉清泻肝火。两个穴位搭配使用,再加上百虫窝,祛除湿热效果非常强大。


2、阳气不足——血虚风燥
气能摄血,阳气不足,气对血液的固摄能力就会减弱,血液不足,阴津亏损,就会生风,致使皮肤干燥发痒。
这里推荐一组黄金穴位——合谷、曲池、血海。




合谷: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具有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曲池: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多气多血,具有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腑气一通,则肺气足。

血海:活血理脾,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而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在这里,曲池和血海是一对“对穴”曲池清肺走表,血海调血走里,二穴相合,一表一里,表里双清,调气和血,祛风止痒之功立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酸甜苦辣咸 发表于 2020-12-9 19:12:3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酸甜苦辣咸
2020-12-9 19:12:35 看楼主
朋友推荐的(邢贵人#草本膏)对我手上湿疹超级管用刚开始犹豫没买,但是手上湿疹一直不好,经常一片一片红红的丘疹,又痒又难受,所以想着买来试试吧,结果还真管用用了一周期每天都要抹几次每天坚持,丘疹越来越少,现在皮肤恢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6516321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84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