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情苍生 忧国忧民——周波《浪潮集》序(作者 南远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6-4 19:44:30 4023 0 看楼主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 卷中国、横扫世界,打乱了数十亿人的生活节奏,数万人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动员4万 多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重灾区湖北和武汉,全国人民在 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 争,很快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 大胜利。 在这场必将载入史册的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中, 无 数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勇敢逆行;无数80后、 90后、 00后 一夜长大,成为抗疫斗争的中坚;无数普通人响应国家 号召宅在家里,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许多可歌可泣的凡 人事迹令人感动、催人泪下。 作为这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周波先生以 一个写作爱好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密切关注疫情的发 展变化,撰写出几十篇歌颂英雄、记叙大事、传扬正能量 的散文和诗歌作品,为疫情阴霾下的人们送去精神的春 风,也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而艺术的记录,至爱真情, 令人敬佩。 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欣赏周波先生这些作品。每次阅 读,都浮想联翩,常常为之夜不能寐。我以为打动我的是 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情和精神,还有周波先生的勤奋 和才华。 首先,周波先生几乎每天都在写作,许多作品脱稿 于夜深人静时甚至凌晨。这一方面透视出周波先生的勤 奋与执着,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他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其次,创作围绕着抗疫主题,从疫情发端到武汉封 城、再到中央决策、医护人员逆行以及全国人民积极配 合等等,都有涉猎。可以说,这些作品是抗击新冠肺炎斗 争的主题之作。 第三,每篇作品都经过了深入思考构思,采取了适 当的表现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周波先生驾驭体裁和文 字的能力很强。这些都得益于他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积累 和在地方各个岗位的实践磨练,更得益于他长期以来笔 耕不辍的坚持和坚守。 第四,《浪潮集》收入的都是文学作品,从艺术的角 度看,这些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可圈可点。其中的格律诗, 平仄、韵律的运用基本符合规矩,自由诗抑扬顿挫、朗朗 上口,富有音乐的节奏美,许多警句让人过目难忘。如作 于2020年3月14日的《最美最好是中国》中就有这样的 句子: “多少热血洒向疆场,多少爱心暖人心窝,曲曲折 折走过坷坎,风风雨雨迎来春色。”又比如,《鹰之歌》里 形容鹰的品格的诗句: “孤独和痛苦,对你而言是万里天长。面对喧嚣浮躁,简化成整装待发的诗行。”如此等等, 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警句式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第五,作品所蕴含的寄情苍生、忧国忧民的悲悯情 怀,是整部集子的灵魂所在。如在自由诗《大自然尊严畅 想》中,作者直抒胸臆,发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 “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大自然惩罚人间鲁莽。天籁宇宙有 造化杰作,呼唤尊严高贵绽放。”在自由诗《善待惟一家 园》里,作者借用鸟儿之口,发出对环境污染的严重警 示: “朝阳冉冉升起,啁啾里秋天远去了,实在是难以忍 受,棵棵大树成为光秃干梢。”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构成 了这部集子的主旋律,也是它未来将久久回荡于人们心 灵天空的根本依据。 周波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他的创作正值盛年。期 待看到他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2020年4月3日于古都咸阳渭水之滨

(本文作者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战旗报》 社长兼总编,陆军大校军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0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