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190万读者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这是,“开始做私域吧”系列的第6篇文章。
 9月9日,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限期(9月17日前)停止“屏蔽网址链接”行为。
 后来,我们真的可以在微信上打开淘宝链接了。
 紧接着,考拉海购、饿了么、大麦、优酷,这些阿里系APP也接入了微信支付。
 于是,我写了《阿里腾讯打通之后,利好了谁?》文章。
 就有读者问:打通之后,是否有新机遇?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全域经营?
 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希望给你一些启发。
 
 
 
 
 
 — 1— 
 打通有什么机遇? 
 
 在讨论“打通后,有哪些机遇”前,我们先看看打通前的商业世界,是什么现状?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而要想促成交易,就要有流量。
 那打通前,我们是怎么获得流量呢?
 先说线下,你花钱租个旺铺,本质上也是用租金购买了这个商圈的公域流量。
 而线上呢?
 你一样要花钱购买流量。
 而且,因为没有打通,你在阿里开店做生意,就只能买直通车;在抖音购买抖加;在腾讯购买腾讯广告。
 
 
 ![]() 
 
 
 以上指的是公域流量,私域也同样如此,建私域,你只能在每个平台内部建私域。每个平台的客户,都不互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所有客户聚集在一起。
 因为各个平台之间的流量是割裂的。
 所以,在打通之前,商家做全域经营,其实是割裂的全域经营,是在各个平台内部做的小全域经营。
 但是,如果所有平台真的可以互联互通,那样整个中国互联网将会成一个大闭环,这里的流量是相通的,这时候的全域也才是真的全域。
 
 
 ![]() 
 
 
 如果真的如此,那对我们经营商业,做全域经营有哪些机遇呢?
 我认为至少可能有两个机遇值得我们重视:
 1、重视原本离交易比较远的公域广告投放;
 2、更加重视私域的搭建。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 2 — 
 投私有化广告 
 
 我们先说第一个机遇,重视原本离交易比较远的公域广告投放。
 什么意思?
 理解这个机遇,首先我们就要理解什么叫流量池。
 腾讯、阿里、字节、百度、小红书、B站等等这些可以聚集用户访问的平台,我们都可以叫它流量池。
 但是这些平台的流量价值从电商角度来说,是不一样的。
 离交易比较近的淘宝,电商价值就会高,而离交易比较远的腾讯,电商价值就会相对低。
 
 
 ![]() 
 而一旦打通,用户如果在微信里面,点一下就能直接跳到淘宝的购买链接,那用户的购买路径就缩短了。
 这时,离交易远的平台流量就将是个洼地。
 假如在淘宝投放广告,1次点击3块钱,在微信投广告,1次点击1块钱,你要不要选择在微信投?
 所以,微信的广告价值就会被更好地兑现。
 不仅是对腾讯,对其他离交易比较远的公域流量平台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时,所有公域流量的价格会慢慢拉平(不会完全一样,是相对现在更平),洼地被填满。
 
 
 ![]() 
 所以,打通之后的,第一个机遇,可能就是重视原本离交易比较远的公域广告投放。
 那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我斗胆给你一个抓住这个机遇,关于投放的建议:如果可能,尽量投私有化广告。
 什么意思?
 电商投广告,目的是购买平台的流量,通过电商完成交易。如果这笔交易的利润能覆盖掉购买流量的成本,那么这个循环就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这种购买流量,直接通过电商完成交易的投放,就叫:商业化广告。
 比如,作为一家化妆品品牌,你购买了朋友圈广告,用户点击后,最后直接在小程序购买。
 这就是商业化广告。你把购买的公域流量商业化了。
 
 
 ![]() 
 那什么是私有化广告?
 私有化广告就是你把购买的公域流量,通过种种方式转化成你的私域用户,变成属于你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
 所以,私有化广告就是把公域流量私有化的广告。
 同样,作为一家化妆品品牌,如果你想投私有化广告,那么你购买了朋友圈广告,用户点击后,就不一定是通过小程序购买你的产品了。
 用户可能是关注了你的公众号,然后你再通过不断在公众号推送活动、产品等信息,促进成交。
 用户也可能是直接加了你的导购企业微信,然后通过导购后续持续不断地服务,促进后面成交。
 用户也可能是添加了某个活动群,在群里经常接收到一些促销信息,促进成交。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购买你的产品,并在LangdingPage同时添加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等。
 甚至是在用户通过小程序购买你产品后,你再引导他们添加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等。
 
 
 ![]() 
 以上这些方式,都是私有化广告,具体如何投放,根据你的具体业务调整。
 这就是我斗胆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投私有化广告。
 
 
 
 
 
 — 3— 
 三步搭建私域 
 
 接下来,我们说一旦彻底打通之后,全域经营的第二个机遇:可能就是更加重视私域的搭建。
 为什么?
 两个原因。
 一个是,打通之前,我们几乎只能在各个平台内部做私域,而一旦所有平台彻底打通,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私域,承接所有平台的公域流量。
 第二个原因是,打通之后,私域将变成一个洼地,承接所有平台公域的用户。
 什么意思?
 前文提到,因为打通之后,在所有平台的公域流量的价格开始拉平。
 但是即使拉得再平,站在全域角度,公域流量的价格还是不便宜的,还是要你付费购买的。
 这时,属于你的,可重复的、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私域用户,仍将是价值洼地。大家还是会想办法把公域流量导到私域用户池里。
 所以我说,打通之后,全域经营的第二个机遇,可能就是更加重视私域搭建。
 那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各行各业做私域的方法都不一样,比如消费品行业,我们以前分享的林清轩案例(点击回顾),他们做私域,是把公域流量导到企业微信上,最终通过小程序自营实现闭环。
 再比如,同样用小程序自营实现闭环的莎莎国际这个案例(点击回顾),他们做私域是把公域流量导到他们的公众号上。
 但对一些传统行业来说,就比如我们后面可能会分享的房产公司做私域案例,他们把做私域当做一个数字化的轻量级切入机会。
 等等。
 每个行业的做法都不一样。
 既然没办法给适用各行各业的标准答案,我就斗胆分享下,我认为做好私域的步骤,分三步。
 第一步,把公域流量私有化;第二步,私域用户池运营;第三步,私域商业化。
 什么是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其实,上面提到的投私有化广告就是。
 
 
 ![]() 
 通过购买朋友圈广告,把公域流量导入到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用户池,这就是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当然,购买朋友圈广告只是举例。在这里,因为打通了,你可以在线上,购买各个平台的公域流量;在线下,通过租旺铺购买线下公域流量。
 总之,就是通过付费的投放策略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裂变策略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比如,我们刘润公众号。
 我们就是通过高价值内容,让用户忍不住分享到朋友圈这种方式,把公域流量私有化的。
 什么意思?
 我们公众号,现在有190万用户订阅。
 这些用户里大多数都是通过他们看朋友的分享或者介绍关注我们的。
 我们坚持数年如一日地,撰写高价值原创内容,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读者看到后喜欢,然后分享,去影响这些中国最稀缺的高价值人群,获得他们的认可,最终关注我们。
 这就是把公域流量私有化的第2种方式,通过裂变策略,免费的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当然,裂变策略,不仅仅是通过内容分享,还可以通过红包、拼团等等方式实现。
 
 
 ![]() 
 
 
 
 — — 
 
 接下来,我们简单说下第二步,私域用户池运营。
 各行各业,再加上不同的诉求,因人而异,每家公司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私域用户池。
 有的公司,擅长生产文字内容,那么他们可能会用公众号承接;
 有的公司,有大量的运营人员,那么他们可能会用微信群承接;
 有的公司,有大量的导购等销售人员,那么他们可能会用企业微信承接。
 等等。
 诉求不同,用的就将是不同的私域用户池,甚至多个私域用户池混合着用。
 总之,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最高效的承接从公域流量私有化来的用户,服务好他们。
 最后,我们再简单介绍做私域的第三步,商业化。
 商业化简单来说,是完成交易。
 很多人会说,商业化不就是最终把流量变现嘛。
 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们不喜欢用变现这词,所以我们用商业化。
 而且变现,把做私域的目的,说的也狭隘了。
 后面,我们会撰写的一个私域商业化案例,他们做私域,看重的就不是最终交易额,而是通过私域这里的交易,去反哺企业更大的商业愿景。
 所以,我把最终完成交易这步,叫私域商业化。
 
 
 ![]() 
 
 
 以上,就是做私域的“三步走”步骤,也是做好全域经营,我斗胆给你的第二个建议。
 
 
 
 
 最后的话
 
 
 最后,打通之后都有哪些机遇?如何做好全域经营?
 2个机遇。
 1、重视原本离交易比较远的公域广告投放;
 2、更加重视私域的搭建。
 具体如何抓住这2个机遇。
 我斗胆提了两个建议。
 1、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投私有化广告
 2、用三步法,去搭建属于你的私域。
 第一步,把公域流量私有化;
 第二步,私域用户池运营;
 第三步,私域商业化。
 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时,也许有人会说,这打通之后,对腾讯很有利啊,做好全域经营,离不开腾讯了一样,对阿里很不利啊。
 其实,今天的文章是从流量侧来讲。
 如果从交易这一边,作为做得非常成熟的阿里,打通其实也是利好。只不过这是另一套逻辑,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讲。
 其实,无论打通之后利好腾讯,还是利好阿里,最最利好的是我们商家。
 为什么?
 因为打通之后,公域价格拉平,你在公域购买流量的成本会下降;另外,你可以通过建私域承接各平台流量。
 这时,你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就好了。
 因为整个中国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大闭环。
 今天,我们看到了微信打开淘宝链接,也看到阿里系产品开始支持微信支付。
 相信这绝不是终点,而是真正互联互通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