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脾虚的害处,可能比你想象的严重,四季脾旺不受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低调点 发表于 2020-10-7 12: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低调点
2020-10-7 12:05:23 5285 15 看楼主





中医的角度来说,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

脾衰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大脑会极度疲劳,整日想昏睡,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

脾,推动生命循环的能量马达





通常人们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


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出生落地时,哭的声音特别响亮,音讯可以传得很远,为什么可传得很远?其主要力量就是源于脾。


其实,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有杀菌灭毒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

脾虚会出现哪些现象





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两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


到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就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


脾衰则力不从心,记忆力差,思维与反应迟钝。头晕的源头在于后脑发空,是脾虚的问题。


脾衰时,全身瘫软无力,又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误认为是阑尾炎。

脾胃生病的起因






1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2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常有病人说吃完饭还觉饿,但肚子是鼓的,吃胃肠药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肝郁气滞有关。


生气动怒忧思郁结,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


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


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


不少人有体会,平时喝萝卜汤,或吃炒香的莱菔子粉,即觉舒服。痰湿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为主,千万别滥吃补药或营养品,以免壅滞气机。








4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





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脾衰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大脑会极度疲劳,整日想昏睡;


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


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词,“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因此某种程度上,脾衰比肾虚更可怕。肾水足则脾有力量,寒湿不在。肾水亏则脾衰,则形成寒湿。脾脏湿,肾脏燥,最终演变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肾寒和脑衰。


人体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应。


脏腑之间相生相符,就如一个运转的机器,各个零件达到平衡才能运转,身体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这里灸一下,脾好更年轻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坚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佳,坚持一段时间,效果相当显著。








1

中脘穴
促进经气运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肤色。





2

足三里
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具有培肾固本,行气活血,补虚益损。





3

三阴交
具有健脾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4

脾俞穴
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功效。



5

太白穴
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脾号称“后天之本”,脾胃之气受伤,各种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难怪自古以来,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够保持脾脏健康,那么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中医世家 发表于 2020-10-7 12:07:1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中医世家
2020-10-7 12:07:11 看楼主
转发了[赞][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国美 发表于 2020-10-7 12:08:1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国美
2020-10-7 12:08:15 看楼主
调理脾胃须单举[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鸭梨山大 发表于 2020-10-7 12:09:3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鸭梨山大
2020-10-7 12:09:34 看楼主
那些受外伤导致脾被摘除的不也活的好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胡辣汤 发表于 2020-10-7 12:10:44 | 只看该作者
5#
胡辣汤
2020-10-7 12:10:44 看楼主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东风快递来了 发表于 2020-10-7 12:11:46 | 只看该作者
6#
东风快递来了
2020-10-7 12:11:4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我是会员 发表于 2020-10-7 12:13:43 | 只看该作者
7#
我是会员
2020-10-7 12:13:4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说东道西 发表于 2020-10-7 12:15:15 | 只看该作者
8#
说东道西
2020-10-7 12:15:1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过往一生 发表于 2020-10-7 12:16:21 | 只看该作者
9#
过往一生
2020-10-7 12:16:2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鸭梨山大 发表于 2020-10-7 12:17:52 | 只看该作者
10#
鸭梨山大
2020-10-7 12:17:5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低调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285 | 回复:15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