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短短两天经历三场葬礼,问人生意义何在 | 作者 毛英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湟喀 发表于 2024-7-25 20: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湟喀
2024-7-25 20:02:31 2164 0 看楼主


短短两天,经历了三场葬礼,陡然发现生命之无常,人生之意义重新被思考。风在吹拂,花在绽放,对于死者,再无意义。
在这里,我要记录一位普通的中国女性——我的岳母陈作芳,于2024年7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辞世,享年75周岁。今天,我将她的名字郑重写进我的作文,也许这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做为女婿,在她老人家生前我没有过多的陪伴,算起来差不多一个月可以去看望一次,每次都是拉拉家常,陪她和岳父吃顿饭,私下里我会叮嘱爱人要多去探望父母,多给他们买点吃的穿的用的,虽然自己没有亲自为之,这样做也能图个心安。岳母勤劳、善良、朴实、胆小但坚忍,让人惊讶。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我开车带她去上海华山医院、徐州中医院和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目睹了她接受治疗的全部过程,她是那么无助,又是那么坚强,她的哀楚无助的眼神让我每次想起,都会热泪盈眶。临终的前一天晚上,她头脑清醒,仍不忘嘱咐我爱人快点回家备课,给我做饭,一点也不想给他人增添麻烦和负担,一位平凡的中国老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仍不忘关心别人,高度自尊,这是何等的伟大和神圣?我和爱人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隐瞒了她外婆病重的事实,儿子从部队给外婆打电话问候,她依然会说:没事,孩子,你在部队好好的,别担心。而我分明感觉到巨大的危机马上就要到来,于是私下里给部队领导沟通,要给孩子请假一周回家看望她的外婆,我的理由纯粹的让人无法拒绝:孩子小时候是他外婆带大的,如果这一次失去了看他外婆最后一眼的机会,孩子会抱憾终身的。孩子回来了,看到了他亲爱的外婆最后一眼,尽管她老人家已经沉睡不醒……
此刻,深夜十二时,我泪眼朦胧,亲爱的可敬的岳母大人啊,您的音容和笑貌,连同您的高贵品质和坚忍意志,在我心中化作了永恒!
古今中外的思想史,都视死亡为最高级的终极命题,人生就像是一个钟摆,在得到和失去间来回穿梭,得到了,无聊;得不到,痛苦。于是,人生就在无聊和痛苦间不断切换,痛苦到无聊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就看你能填进去多少内容,这部分内容我把他称之为“追求”!死亡是最大的无奈,人们用天意一言以蔽之,反正解释不清的都一股脑交给上天吧,如同活着的时候搞不明白的都归咎于缘分吧。现在流行一种思潮,就是既然死亡那么可怕,谁都躲避不了,与其诅咒,不如赞美,与其回避,不如拥抱,与其讨厌,不如接受,爱与不爱,情愿不情愿,反正它就在那里等着芸芸众生。不能改变他人,就要改变自己,不能改变死亡,那就改变对待死亡的心态,所以,死亡美学正在悄然影响着我们,佛学家索加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值得一读再读。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你愿意重新来过吗?二是假如生命可以暂停,你愿意启动暂停吗?三是假如生命停止时,财富清零不可以被继承,你还愿意拼命赚钱吗?我的回答是:不愿重来,不必暂停,不要拼命。
我的父亲思想直率而达观,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活着干,死了算。六个字胜过一本教科书,我佩服他,简直是天然的哲学家。因为机会只有一次,才能被人格外珍惜啊!孔子的智慧人生,老子的自然人生,苏轼的旷达人生,庄子的逍遥人生,我的潇洒人生,不同的人在解释着不同的人生。从宏观宇宙来辨析:山河大地尚属微尘,何论尘中之尘,活着就是死去,死去即是永生。
没去过俄罗斯和欧洲,但是读过美学家、戏剧评论家肖复兴先生著作的《墓园文化》,和作家高莽的《灵魂的归宿》,墓地像花园,墓碑像雕塑,墓志铭像诗歌,年轻人在墓园恋爱,举行婚礼,散步沉思……和往生者对话,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意。我去过澳门的墓园,就在热闹的街边,在民居的毗邻,那么自然,那么恬静,如秋叶般静美,丝毫不违和。往生者如此被尊重,竟然使人升起这样的思绪:死在澳门是一种福气。反观我们的墓葬习惯,太落后了,太粗糙了,太不美了……
记得1985年我读初二时买过一本书叫《东方死亡论》,里面就谈到我国56个民族中迄今为止有四种葬礼形式:天葬、海葬、火葬、土葬。当时傻傻的想,到底哪一种最好呢?看上去天葬海葬字眼很浪漫,其实很残忍,把人放在悬崖上,被鸟儿叼食,放逐海里,被鱼虾吞噬,觉得不可取,土葬使人慢慢腐朽,想想也可怕,还是火葬最科学,干净利索,节约资源,不拖泥带水,一如璀璨的人生。
陶渊明在他的《挽歌诗》里写到: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周无人居,高坟正蕉荛……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拖体同山阿。但愿陶渊明笔下我们熟悉的境况,沿袭的陋习,随着文明的不断逼近有所改观,让生者与死者一脉相连,除旧布新,善待祖先,初心不变。
那么,我呢?
我在生命的火前,温暖着我的双手,火一熄,我起身就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湟喀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1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