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园往事:我所经历的大炼钢铁运动(作者:许广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11-6 15: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11-6 15:32:29 3245 1 看楼主


我亲身经历了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那时我刚刚到县城读初中(校址在运河师范西北面角老县政府第二招待所,第二年才搬入新建成的运河中学。)大炼钢铁时,学校在县体育场(当时上体育课课时运师学生与运河中学学生合用)上迅速建了成排的炼铁用的小高炉,堆满了不少焦炭和铁矿石。我们初中的学生轮流打铁矿石,就是将大点的铁矿石块,砸成小的块状。后来将铁矿石直接运到教室旁走廊里或空地里,下课就砸,十分方便。砸好后再统一运到小高炉边。我们晚自习时几乎都在砸铁矿石,有时砸到晚11点才休息。

砸铁矿石的活很难干。铁矿石很坚硬,我们每人找来一个铁锤,再找来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点的铁矿石做砧子,再用铁条做个带把的圆圈圈,将待砸的铁矿石放在砧子上,用铁圈圈套住,防止砸不准将铁矿石砸崩。我们用力砸,一节课也砸不了多少,弄不好还会崩碰到手,崩到其他同学。有时晚上砸到很晚才能休息,困了打瞌睡,不小心也会破手指头。

我们当时响应学校的号召,到家里的收拾碎铁、找来旧的斧头镰刀,有的同学甚至把家里正在使用的饭锅、鏖子背到学校,砸碎炼铁。当时班级、学校搞评比,谁背来得多要上光荣榜,受到表扬,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记得当时高中的同学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运铁矿石、焦炭,运耐火土,建小高炉,添料子烧小高炉,摇鼓风机等。炼铁场地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记得建小高炉时需要用耐火土制作炉膛,学校组织高三的同学去近20里的庙山运耐火土。当时没有运输工具,同学们就用自己的裤子扎上裤腿,在裤子里装上耐火土,将裤褪裤腰扎上,扛在背上驮着。有的同学只有一条外裤,就穿着裤头走。当天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同学们被淋成了落汤鸡。特别是耐火土经水一泡,又重又滑,再加上地滑,满身都糊得是泥,有的同学实在背不动,半路上不得不倒掉一部分耐火土,有的坐在泥地上哭,十分狼狈。回校后学校烧了大锅的红糖姜汤,为同学们驱寒解累。

记得小高炉开炉出铁那天,学校在体育场召开了隆重的开炉出铁仪式,场地上红旗招展,师生们群情激昂,确实红红的铁水流出来了。但一段时间后体育场上人渐渐少了,焦炭、铁矿石依然堆在那里,小高炉寂寞地伫立在那里,我们回到了教室。再后来究竟炼了多少铁,有没有效益,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才知道,1958年的8月份中央发出大炼钢铁的号召,要争取当年钢铁产量在57年基础上翻番,达到1070万吨,为在15年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打下基础。9月1日中央发表公报,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奋斗。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要其他部门“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提出“全力保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于是开展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10月进入高潮,成千上万群众不分行业,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土法上马,小高炉林立,全民大炼钢铁,劳动力由7月底的几十万增至6000万。土高炉由3万座增至数百万座。而且原料来源多为从各家各户搜集锅等铁器。我的家乡也和全国一样,也高举起总路线、大跃进的旗帜,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

这是无法想象的一次民族狂热和历史奇观。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一百多天里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投入到炼钢运动之中,是何等的壮观和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风之客 发表于 2019-11-6 15:34:0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风之客
2019-11-6 15:34:09 看楼主
[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24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