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猪市巷为何改名藏龙巷,还为王母建生祠?因朱元璋为避忌也为感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5 12: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5 12:22:09 3427 0 看楼主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比年战争,江淮流域人口大量减少,生产受到破坏。朱元璋定鼎金陵(今南京),为了发展生产,大量从山西向黄淮、中原一带移民。凤阳府(明初邳州属于凤阳府)是皇帝朱元璋老家,当然是重要的移民落脚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朝廷下令“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户,悉还为民”,并且安设在邳州屯田,共建类似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五十个农耕大营。每一个营由一百户组成。置邳州卫,在邳州州城。当年,邳州卫王恒重修邳州城,改建城门三座,角楼四座,并改太祖(朱元璋)避难的猪市巷为藏龙巷,并建王母新居,建王母生祠以奉供。

朱元璋为什么到邳州避难,按照《邳州志》与睢宁《古邳志》记载,事情大概是这样:元至元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与张士诚战,舟覆,大败,只身逃奔邳州,匿王母家。“王母,世居邳州猪市巷,见一人仓皇而至,惊问:‘尔朱某耶?’(因其人身材魁梧,边幅不凡,且面有九星麻点)太祖应诺,王母留其宿。及旦,王母羞愧而问:‘吾后有娠何如?‘帝乃贻篦梳为质,王母亦赠匣中饰。王母果娠,遂谢客。太祖即位,携子及质谒上,上封其子为代王”。看来朱元璋还是个风流天子。

《古邳名胜古迹》说的更精彩,并交代这件事的出处: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载:至元二十三年,太祖渡江取张士诚,舟覆,有神救之。问:“何神?”答:“晏公也。”当时太祖被救而兵折大半。因此,张士诚乘机回枪,率兵追杀。数日,太祖大败,只身逃奔邳州,事急,投匿王母家。同时还交代“代王,名桂,太祖十三子,后国大同,与妃徐妙锦(徐达次女)事母至孝。”比《邳州志》详细而时间不一致。

查《明史》,此事为子虚乌有。

那么,难道朱元璋没有到过邳州避难?其实不然。从《明史》中我们知道:“元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朱元璋年轻时父母双亡,当和尚、做苦工,四处乞讨游食。"紫衣人护",是为吹嘘本身而编造的谎言,掩盖本身曾经的困境。按照《青州志》等史料,朱元璋最远跑到青州府核桃园给崔迪放牛,是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怜人。邳州离凤阳又不远,来邳州也是可能之事。秦代淮阴漂母尚“哀王孙”而施食韩信,元代邳州王母更“悯本家”而庇护元璋。朱元璋当乞丐时受恩王母,做皇帝后报恩王母,从而成就了一段邳州的历史美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42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