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所有使用记录,都会变成商家精准营销的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vat 发表于 2019-4-16 08:2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vat
2019-4-16 08:27:06 6241 0 看楼主
大家平时上网购物的时候,可能都留意到页面最下面会有一栏保举商品,说你可能会喜欢这些。你仔细看看,诶,好像真的都是我想要的!大家有没有纳闷过,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想要什么啊?

这奥秘就在于数据,不管你是在搜索引擎上查了点什么,还是在微博上发了什么内容,不管是在手机上查地图导航,还是在音乐网站上下了一首歌,只要是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所有这些都会被数据收集公司默默地记下来,去分析处理。然后一转身,把这些信息卖给营销公司。

你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你的习惯、你的梦想,它们知道得甚至比你本身还清楚。商家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让你乖乖掏钱。这个过程叫做数据挖掘,说得好听点儿就叫“消费者洞察”,利用对消费者行为的追踪和分析,更好地说服和把持人们购买商品。

大家也许会想,这不是侵犯隐私吗?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心甘情愿地配合这种数据采集。比如,星巴克曾经推出过一项促销活动,让顾客记录下本身的每一笔消费,每记满15次就能获得一次免费赠饮。是不是很心动呢?但实际上,这只不外是在收集用户的爱好,便利品牌用量身定制的办事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咱们平时办会员卡,领优惠券,很多时候都要提供姓名、年龄、职业之类的信息,这也会让商家更加了解客户群,打造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和办事。

除此之外,现代人最亲密的伙伴——智能手机,也在不知不觉中泄露我们的隐私。一家名为Lookout的手机安全公司,分析了近30万个免费手机应用,发现不少许可协议里都有关于获得敏感数据的条款,比如读取你的通讯录、定位信息等等,很多人在安装的时候,往往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拉到最下面选“同意”。

就这样,手机和网络不时刻刻都在收集着关于我们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它们无孔不入,最后又被商家利用,从我们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


你看,咱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各种品牌影响,培养出了购物习惯,还有恐惧、愉悦等等情绪的驱使,以及从众心理和怀旧情结的鞭策,再加上记录我们一举一动的数据,营销手段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想要完全消除掉这些心理弱点,做到百毒不侵,是不太可能了。不外,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些狡猾的洗脑方式,以后在买买买的时候不妨多思考一下背后的原理,争取做一个更理性的消费者。

好了,今天这本《品牌洗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儿,您有什么听后感呢?别忘了留言跟我们分享。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下次节目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vat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24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