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字之差:下邳还是下卦?隶书创始人程邈籍贯究竟是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4 09:4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4 09:42:19 4072 0 看楼主
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一步步发展而来,这其中,隶书的产生被称作“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化”,史上称之为“隶变”,它源于战国末期,系秦始皇时期东海郡下邳人(今江苏邳州)程邈所创。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只把它称为“古隶”、“秦隶”,而没有“程隶”或“程体”之称,不像楷书有欧、颜、柳、赵等体之别,以至于这位汉文字改革大师两千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知之甚少。




一、关于程邈籍贯的通说

程邈,字元岑,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籍贯,主要不雅观点认为程邈为下邳(今江苏邳州)人,还有一种不雅观点认为程邈为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籍贯之下邳说:据《全梁文》卷六十六之《书品》(庾肩吾)序:“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庾肩吾,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书法理论家,著有《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颇受后人的重视。

——籍贯之下邽说:唐代张怀瓘《书断》称:“案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张怀瓘,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至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经考证,“下邽”系“下邳”的误传或误作,后文有证可循。



二、关于程邈籍贯的考证

据史书记载,最早、最确切记录程邈籍贯为下邳(邳州)的,见于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书品》,此书成书于南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即(庚午550年),后世历代官修史书和学者大都与此不雅观点一致,如:

1.[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引庾肩吾《书品》:“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刘勰(约公元465—520),官至东宫通事舍人,管章奏。刘勰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善于旁征博引、严谨考究,他对程邈籍贯的表述应是权威的。

2.[唐]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曰:秦下邳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张彦远(815—907年),唐代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出身宰相世家,在书法及绘画方面,尤其是在书画理论和书画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清]纪昀等纂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五十七卷),也引用了《书品》(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如序称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这表白,程邈为下邳人被清代官修史书予以认可。

4.[清]邹福保《日知录之馀》中引用庾肩吾《书品序》:“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

5.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说到:“何谓草隶?庾肩吾是分开来说的,草是草书,隶是隶书。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



首载程邈为下邽人见于张怀瓘的《书断》此书成书于唐玄宗开元15年,即(丁卯727年),与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书品》相较,两书前后相距177年。按照史学界惯例,历史记录应当以最早记载为依据。此外,下邽(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素称“三贤故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名将张仁愿和宋代名相寇准出生或生活过的地方,在对外宣传上未曾提到隶书创造者、秦御史程邈。

综合以上分析,程邈为下邳人(今江苏邳州),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史书记载,后世被由唐至清及至当代官修史书和主流学者所认同,这是无可争辩、毋庸置疑的。

三、关于程邈创制隶书的典故

程邈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因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狱中。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小篆是一种端庄精巧的字体,它必需用笔精心地描绘,写文章就像是画一幅秀美的工笔画,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速写,影响工作效率。程邈曾经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于是他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逐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当、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了秦始皇。

秦始皇登基伊始,勤于朝政,讲究效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兴,据史书记载,“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由于程邈曾当过县狱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




秦隶的出现,标识表记标帜方块字成熟,今文字正式出现,这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从此,汉文字告别了自殷商时代开始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完全符号化了。到了东汉,隶书出现了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笔画出现了雄健的波磔,更趋于工整精巧,又影响和促进了楷书和其他书体的形成。直到今日,隶书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字体,并作为一种传统书法艺术而存在。

程邈历经坎坷而矢志不移,精勤奋进而自强不息,精神值得必定和赞赏。人生一世,谁无挫折?有的人遭受挫折而萎靡不振、安于现状,有的人却在逆境中“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把苦难和挫折当作一块垫脚石,结果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创造了奇迹。正如一切顺境并非没有挫折一样,一切逆境也决非没有希望,这便是二千多年前的邳州老乡——程邈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本栏作者:陈文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07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