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扒河不测发现亚洲象牙化石之王,差点当龙骨卖掉,象头失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4 14: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4 14:43:07 4795 2 看楼主


邳州博物馆珍藏的亚洲象牙化石之王
江苏邳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两根古象牙化石,它们不仅是中国的象牙化石之王,还被誉为“亚洲象牙化石之王”。这两根象牙化石,长的一根直径24公分,长度3.66米,重达300多斤,另一根稍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象的象牙最长也就一米多,个头已经够大了,而这只古象光是象牙就近四米,那象身该有多么巨大啊!当年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一播发这个消息,一个由37人组成的日本旅游不雅观测团立马改变行程从上海来邳州博物馆参不雅观。有位考古权威专家对市领导说:“你们就是把邳州的好东西都卖了,也不如这两根大象牙化石值钱啊!”

面对古象牙化石,人们不禁要问,地处苏北平原的邳州怎么会有大象牙化石出现呢?并且,既然有象牙化石出土,就足以证明这个地方曾经有大象保留过,它们又是如何神秘消失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有关部门请权威专家对古象牙化石进行鉴定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根象牙的主人就是现代非洲象和印度象的祖先,名字叫做纳玛象。据有关专家介绍,纳玛象是热带动物,由此推断,50―60万年前的邳州属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冬天,四季如春。那时大地百草丰茂,雨量充沛,高大树木遮天蔽日,不仅象、鹿、獐、犀牛等食草动物大量存在,豺狼虎豹等食肉动物也出没其间。后来由于冰川影响,慢慢地这些大的动物不适宜保留,有的南迁,有的就死在这个地区,并深埋在地下,成为化石。邳州发现的各种动物化石,或深或浅,都有一个特点,都处在黄沙层以下,距地表深者9米,浅者3米摆布。沙中夹杂着大小各异、色泽不同的贝壳。这说明,由于地壳的运动和古冰川的影响,导致海水上涨,这里的陆地才变成了浅海滩;一层层的黄沙层把远古动植物的遗骸埋入地下,由此造就了长存不腐的象牙化石。后来由于黄河改道,邳州地区大量泥沙淤积,地表渐高,"沧海"又变成了"桑田",珍贵的"象牙之王"由此得以"重见天日"。后来由于黄河改道,邳州地区大量泥沙淤积,地表渐高,"沧海"又变成了"桑田",珍贵的"象牙之王"由此得以"重见天日"。



古象化石

据统计,解放以来,邳州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曾屡次多处挖掘出大象和鹿蹄化石,共出土象牙化石19枚。刘山船闸工程在6.5米以下挖出象的门齿、头骨、耳骨、蹄骨化石;车妇山镇埠上村在2.5米以下挖出大象的股骨化石;汶河工程,在找埠西北挖出象和鹿的化石;运女河工程,在邢楼地下3米发现象牙化石;西泇河工地发现大象化石骨;城河工地地下6米处扒出象的门齿化石一对;合沟镇小型水利工程地下4米处发现象的头骨和门齿化石……西新桥小山采磷矿时发现大量鸟的化石。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邳州共有21处发现象、鹿、鸟的化石。还有许多其他大型动物的化石出土,在邳州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犀牛、老虎等大型动物的化石,还有一些小型动物的化石。

这些化石都是历经白云苍狗巨变的稀世珍宝,在生物进化史和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标本价值与意义,是人类共同的科学与文化遗产。而古象牙化石发现对于探索远古大象的保留与演变,对于还原远古时代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研究远古的气候、地理以及古生物,都是无比珍贵的实物资料。

那么,这两根珍贵的大象牙化石是怎样发现的呢?说来发现过程很传奇,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可以说,如果不是偶然性,很可能我们今天就会与这两根无比珍贵的古象牙化石失之交臂,再也见不到它们的真面目了。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上推到1989年12月5日深夜12点,西加河水利工地上,邢楼镇施工指挥部几位负责同志刚到工棚躺下,就听到急促的砸门声,有人高叫:“乡长、书记,我们的‘龙头’被人偷去了。”负责同志以为是牲口的笼头,就不耐烦回答:“笼头偷也来找我们!”那人说,“不是,是我们挖的‘龙头’被人偷去了。”负责同志这才感到事情严重,可等他们起床开门,人早不见了踪影。什么动物的‘龙头’?哪个村的?谁来报的案?为什么不说清就溜了?一时成谜。



陈永清先生在考古现场作讲解

巧的是,就在龙头失踪的第二天,陈永清老师又来工作考察。早在1976年开挖西泇加河时,邳州博物馆就收获过一批象牙化石。时任副馆长的陈永清老师估计这一次北段捞底疏浚拓宽施工,化石不会少。所以工地一开工,他就来做文物庇护宣传。这一天,他在工地遇到水利局副局长,告诉他:“邢楼镇指挥部昨午夜有人报案说龙头被人偷去了,可能就是龙骨,你们快到邢楼工段去看看。”陈永清眼前一亮,招呼助手拔腿直奔邢楼工段。到了工地,马上有民工问他收龙骨吧,还说曾有人出到七块钱一斤,他们没卖。陈永清心中惊喜,外表冷静,说要先看货再讲价,于是爬上坡去草棚看货。几个民工找来铁锨,从地灶旁起出埋下的龙骨。然后又把他领进另一工棚。好家伙,一只大象牙化石放在四个铺头上。本来阿谁龙头也是他们挖出来的,只是因为太大,就放在了工棚外,当夜被人盗走。陈老师当即亮明身份,说明文物是国家财产,必需上交。民工申明大义,一致同意。第二天,民工们就将两根象牙门齿化石送到市指挥部,指挥河工的常务副市长花怀柏为他们颁以奖金并合影留念,随后象牙被连夜运往市博物馆。为安全起见,市领导还安排了几个武艺高强的退役武警进馆护卫,并请公安部门配备闭路电视摄像头等技防办法,几条警犬也破例进入安防队伍中。

这就是象石化石被发现的一段传奇故事。如果不是陈老师去的及时,那根大象牙化石就有可能被人买去碾碎当药卖了。发现象牙化石的民工是功臣,而把它收归国有的陈老师则是最大功臣。历史不该该忘记他们,我们不该该忘住他们!

作为象牙化石发现的亲历者,陈永清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回忆文章,详述了象牙化石的发现过程:



陈永清先生在考古挖掘现场作讲解

早在1976年开挖西泇河时,我们就不才段获得一批象牙化石。1989年冬西泇河北段捞底拓宽准备通航再次施工,我们估计还会有这类动物化石出现。因而一开工,我就利用星期天两次深入工地不雅观察,并向各施工队负责人打招呼,请他们关注。20天后,挖到沉积层,我第三次前去工地查看。我们背着工具包,下了307公路,沿着泇河东岸向南走。一道道土坡,一道道钢丝绳,我们时而像螃蟹般横行,时而下到河底,回头爬上坡头,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查访。就这样,20多里长的工段我们走了一上午,下午又从南头西岸向回查访。查了一半,太阳已要入山,累了坐在黄石电灌站上休息,正巧发现水泥柱上贴了一个私人收购龙骨的告示。看后又气又喜,气的是私人抬价收购文物违法,喜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信息。天色已晚,我们回指挥部休息。一进指挥部,迎头碰上水利局一位副局长告诉我们:邢楼乡指挥部半夜有人报案,说龙头被人偷去了,可能就是龙骨,你们到邢楼工段去看看。我们听了很高兴,信息可靠,表情安静不下来,顾不得休息就直奔邢楼工段。一部分民工正在装炮接线准备放炮。我们边看边走,有个民工问:“我们有龙骨,你们要吧? ” “什么龙骨?”“就是扒河挖出来的龙骨,能治病,上天私人来,买给我们7元一斤,我们未卖的,你要就卖给你。”我们说看看货再说,他们很高兴。领着我们爬上土坡,去草棚看货,但又碰上难题,保管者不给看,要给价后再看货。围不雅观群众多了,也想看看什么龙骨好货。在他们帮手下,你一言我一语,他们才找来铁锹,从地灶旁挖出埋下的龙骨(象的下颌骨)。我们又问还有什么货?他们又领我们进另一个工棚。一进工棚,好家伙,一只大象牙化石放在四个铺头上。大家都不讲话,乱咕唧,正巧进来一个青年,开头就讲:“我们还有一个,你们要不要?”“我们全收了。”他们很高兴。围不雅观者越来越多,我看时机已到,就向不雅观众介绍了,这不是龙骨,是早在几十万年前生长在这个地区的大象骨头和牙齿。过去这个地区气候湿润,草木丛生,野兽成群,是一个大的自然动物园。后来由于冰川影响,慢慢的这些大的动物不适宜保留,有的南迁,有的死在这个地区。由于地貌的变迁,埋沉在底下。今天多亏大家挖河发现,这些化石属国家庇护,是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古地质和人类保留的重要实物资料。凡是地下出土的文物、化石属国家所有,文物法规定,对庇护文物有功者给予奖励、表彰……。不雅观众一听清楚了,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送给国家。第二天,两个队的同志将两枚象牙门齿送到县指挥部,县指挥部副县长花怀柏同志为他们发了奖金予以表彰并合影留念。

大象门齿收到了,可以说收获不小。一进博物馆,就吸引外宾参不雅观,为国争光。 “龙头”被盗一事还是悬案待查。本来是两队民工加班加到12点将两只牙齿及下颌骨运到工棚,由于象的头骨太大搬不进去放在门口,在夜中被人盗走。

回首古象牙化石发现的传奇历史,仍令人感慨不已,已经消失的远古时代的大象,似乎在以化石的方式与今天的人们完成某种生命的递接仪式。如今两根巨大的古象牙化石发屹立在邳州博物馆的大厅着,似乎在向每一个前来参不雅观的人们述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象是力量与和平的象征,是进取与和谐的精神表现。站在这两根巨大的古象牙化石前,望着复原的古象向我们走来,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自然的伟力在心中升腾,会像远古走来的大象那样,昂首阔步,开拓进取,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徐景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hyydad 发表于 2019-3-14 14:43:5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hyydad
2019-3-14 14:43:54 看楼主
是的,刚挖到大象牙时,我单位响应县政府的号召,组织我们到工地义务劳动时我看到了这两根大象牙,当时还裹着很多泥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风铃摇 发表于 2019-3-14 14:44:2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风铃摇
2019-3-14 14:44:2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795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