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浴乎沂”究竟在何处?立碑纪念处很多,古村授贤更有可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2 15:3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2 15:30:26 3946 0 看楼主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从点。”

这是《论语》上记述的孔子与弟子们闲谈时问答的一段话。前句是曾皙(后文的点,曾参的父亲)回答孔子询问个人志向的答语,意思是说到了晚春的时候,春装穿好了,五六同好相约,携带六七童子一起到沂河洗澡,在舞樗台上吹吹风,然后尽情的欢歌漫舞一番,愉快地返回。后句是孔子听了曾皙的话,极表赞同之意。

“浴乎沂。”孔子念兹在兹,由此看来,孔子是常在沂河里沐浴的,不然,何以对沂河情有独钟?

圣人“浴沂”,在传统文化得以大为弘扬的当下,寻觅、考证孔圣浴沂之处,已蔚然成风,不仅沂河流经的各地,并且远离沂河流域的不少地方,也在旁征博引,多方搜求“佐证”,千方百计以求证实孔子浴沂是他们阿谁地方。一旦有了一点影子,就大做文章:或立碑以纪,或建庙兴祀,或出版专著,或拍摄影视-----

据说,仅立纪念碑的就有曲阜、临沂等五六处。

这里要说的是孔子也曾在流经邳州的沂河里洗过澡,地点就在白埠授贤村。这可不是妄说,而是有传说为证,并有史实可考。




先讲一讲传说。

据本地人言,事情发生在孔子尚未做官及周游列国时期。那时孔子名声方振,由于博学多才,未满三十的孔子已是名满全鲁,且声誉日隆,并远播四方,慕名请他前往讲学的不仅有北方的齐、郑、蔡、卫诸国,地处南方的钟吾国(在今宿迁市)也对孔子倾慕不已,曾多次派员前往鲁国面邀。感其诚,并有意把仁义礼信传扬天下下的孔子,爽快答应钟吾国的邀请。决定于春末夏初启程前往钟吾。

农历四月正是春意盎然的烟花季节,孔子安排好曲阜的事务,整理好行装,备齐书籍,带上四五个学生随钟吾国向导官员一同前往钟吾。

欲到钟吾,邳州是必经之地;而沂河岸边的授贤是曲阜通行钟吾的驿站,一个相当繁华的驿站。

话说,孔子一行晓行暮宿,连日奔波,这一天,终于出了沂蒙山区,进入邳县大平原。一进邳州,孔子一行就为一望无际的平原景象所陶醉,啊!整齐如棋盘的庄稼墨染一般伸向天边,笔直高大的银杏树飒爽英姿格外精神,宽阔的河床流水再也不像奔马那样湍急,而是缓缓的优雅的流淌。表情象雨后的蓝天格外清爽的孔子师徒不由放慢脚步,尽情地饱览邳州平原美景。

就这样且行且赏,这一天来到了沂河边上的古村授贤。已是晌午时分,又累又热的师徒接受钟吾向导的建议,决定在这里稍事休整,待恢复体力和精神后再启程。

本地人听说孔子来到这里,非常兴奋,纷纷涌到驿站,希望亲睹这位大贤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驿站门前一时人头攒动。看到授贤人的热情,孔子非常感动。当即步出驿站,与欢迎的人们见面。见孔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人们一下子激动起来,争相向孔子问好。本地官员出面代表大家向孔子致敬,真诚邀请孔子为邳县学子讲一次学。

盛情难却,孔子当即答应下来。应地方官员安排,就在授贤择地为本地学子宣讲了“礼为要”的内容。听了孔子的宣讲,授贤人深受并倍感荣耀。为了答谢孔子,由村里长者出面,邀请孔子游览了沂河风光。

走在沂河岸边,看到丛绿欲滴,蓝天碧湛,河水潺缓,鱼翔浅底,鹭穿云霄,花香鸟语,正是一年春好处,沂畔景深正丽时。孔子一行依恋不舍,真想应本地人之约多盘桓两天,但想到钟吾之约,和钟吾向导的督促,只好收敛起荡漾的表情,和授贤人洒泪挥别,依依不舍地站上前进钟吾的旅途。

在钟吾逗留十多天,完成了此次讲学的任务后,孔子一行决定沿原路返回曲阜。

回程再经授贤,为了不惊扰本地人们,孔子决定选择早起,趁人们睡觉未醒的时间,暗暗穿过授贤。

过了授贤村,授贤人是没惊动,但沂河美景却让他们难以忘怀,到了授贤村北,一行人又来到沂河畔,想到那天只顾饱览美景,却未得戏水沐浴,时已近午时,找一个地方随便吃了点自带干粮。有人提议到沂河里沐浴一番,对“浴沂”情有独钟的孔子欣然应允。大家看看四下无人,纷纷解衣脱帽,跳进清澈的水里。孔子也脱下外衣,只穿内裤缓步入水,畅快地沐洗起来。

暮春的沂水还稍带点凉意,但师生们喜悦的表情早已战胜微冷,大家忘情地畅游起来。

上善若水,旅途劳顿一洗而杳的孔子师徒,不禁追逐着绕身的鱼儿手舞足蹈起来。有人诗情顿发,高声诵诗。有一名学生忘情地敞开喉咙放声高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歌声随着春风,飘向远方,一位正在锄地农民顺着歌声赶来,远远地发现一群人在河水里戏耍。



“是孔子他们吧?”他紧走几步,来到近前一看,果然是先前经过授贤的孔子一行。他热情地上前打过招呼,并告诉他们,千万别走,他要回村去告诉乡亲们。

本来就不想打扰授贤人的孔子,趁老农离开的当口,唤学生们赶紧上岸,穿衣快走。

等老农回去叫来人,孔子一行已远去无踪了,只留下歌声还在沂水飘荡。

孔子走远了,但孔子在授贤沂河沐浴的故事却在本地流传开来。为了纪念孔子沐沂和讲学的事迹,本地人每年四月二十八日(农历)都要涌到孔子当年沐浴 的地方浴洗一番。这成了本地人千年不易的习俗。

孔子在授贤“浴沂”成了本地人的骄傲,以至世代流传。

孔子授贤浴沂,虽然是个传说,但到钟吾讲学却是于史有据的史实。授贤位于鲁国到钟吾必经的驿道上,路经授贤的孔子师徒,在春末夏初的天气里,走得又累又热的时候,来到沂河岸边,面对碧水的诱惑,一生嗜水为善的孔子到沂水里沐浴一番,当在情理之中,传闻十分可信。孔子沐沂虽未见正史,但于情于理皆合乎真实。传说当是有真实依据的。

至于说曲阜、临沂等地的孔子沐沂处,据我市崔学法等同志考证,当不成能。一、曲阜地不在沂水。二、临沂也是孔子足迹未至之地。倒是授贤孔子沐沂有传说佐证,且有史实可考可推,多几分真实。

但我认为,孔子为圣人,尊孔敬圣是中国人遍及的价值取向。而只要本地能沾点孔圣遗迹,哪怕是传说,都要置物纪念。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圣人的崇敬之情,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扬,无可厚非。而邳州在历史上确为孔子足迹所至之地,且有传说为证,我们也应当据此大做文章,在授贤立碑纪念。

附孔子浴沂相关事考:

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生。

孔子问政于郯史现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五二五年)孔子时年二十六岁。

孔子 周游列国是鲁定公十四年(前四九六年)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间他时年五十六岁至六十九岁。

上文谈及”浴沂”当是早年,因是曾参父亲曾皙于列,故”浴沂”应认定在其二十六岁以后。 去钟吾讲学应该是周游列国以前。“浴沂”应该是赴钟吾途中。 曲阜到钟吾路途应该是:曲阜到凫山,再走兰陵大道,由兰陵去盱眙有大道相通,此路必经授贤,然后再经马陵到钟吾,沿途各驿站只有授贤在沂水边上,故孔子只能授贤浴沂。

【本文作者:崔学法 韩洪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94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