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距离|多地立法禁止商家拒收现钞,大热的“无现金”化为安在美国引争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TT 发表于 2019-3-10 15: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TT
2019-3-10 15:10:52 3363 1 看楼主
几天前,美国费城签署法案,规定绝大多数商店、餐馆必需接受现金。纽约类似法案也正逐步落地。

“无现金”在全球方兴未艾,美国为什么要“踩刹车”?

到处都“不收现金”

曼哈顿。中午。85街和第三大道口的Sweetgreen按例顾客盈门,队伍一直排到人行道上。店里办事员一字排开,流水线操作,为顾客选食材,加调料,搅拌,装盒,结账。

Sweetgreen是近年来兴起的连锁餐饮品牌,以“健康”、“有机”沙拉为主打,价位适中,颇受年轻上班族青睐,门店遍布美国各大城市,曼哈顿就有七八家。该店有个或许“不算特别”的规矩——不收现金,只收银行卡,或用APP支付。

周边不远的美式快餐店Dig Inn,墨西哥餐厅Dos Toros,咖啡店Bluestone Lane,面包店Milk Bar,冰激凌店Van Leeuwe,也不收现金。

在曼哈顿中城、苏荷区、联合广场周边等繁华地段,一家家饮品店、小吃店次第开张,浓郁布尔乔亚风格的店堂里,往往挂着醒目的告知牌:本店“不收现金”。

商家说,不收现金提高了结账效率(平均节约7秒),省下了每天点钞结算的人工,降低了被抢劫的风险,有的还能从信用卡公司获得高额补助。

顾客们对此安之若素,谁钱包里没几张卡呢,再说本来也不怎么用现金。皮尤研究中心比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30%的美国人在过去一周内没有用现金买过东西。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个Sweetgreen的顾客对不能用现金的看法,回答或是“挺好啊,省得找零钱了”,或是“这是个自由的城市,商家有这个自由”,或是“习惯了,现在曼哈顿到处是不收现金的店”。

“少数人权利”受侵犯

“无现金”已成浪潮,但同时,针对“无现金”的抵制也不竭升温。

费城新签署的法案规定,本年7月1日起,该市商店、餐馆(泊车场、会员制大超市除外)必需接受现金,不然将面临高达2000美元的罚款。费城也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无现金”的大城市。

在纽约,去年12月一项类似法案提交,并举行了相关听证会,倡议者相信本年就可以获得通过。

在新泽西,禁止“无现金”法案已获得通过,只等州长签署付诸实施。华盛顿特区、旧金山、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也在考虑类似的立法。

反对“无现金”者认为,拒收现金涉及歧视。

“无现金”购物的前提是有银行账户,而账户规定有最低存款额度,因此对低收入人群来说,借记卡或信用卡并不是标配。此外美国有不少人没有固定住址,或根本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开银行户头。

这些游离于金融系统外的人并非少数,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2017年的一项调查,美国有6.5%的家庭“没有银行账户”。他们主要是穷人、有色人种、白叟、移民。纽约近17%的黑人和14%的拉丁裔没有银行存款,而白人这一比例仅为3%。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34%的黑人、17%的西班牙裔和29%的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人,在几乎购买所有商品时都依赖现金。

非弱势群体也有不少人因为不喜欢企业收集私人信息,而宁愿用现金支付。记者的邻居小哥就尽可能用现金。他说,有一阵子刷卡买水果或蔬菜,结果被视为“追求健康人群”,健身房经常发邮件来骚扰。近期发生的万豪酒店泄密事件,也让很多人担心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宁愿选择用传统但保险的现金。

虽然联邦法律并没有商家必然要收现金的条文,全美的统计也表白现金交易越来越少(已不到三成),虽然“无现金”化确实便捷高效,但美国批评人士认为,不收现金构成了对没有银行卡的人或其他习惯用现金者的歧视,剥夺了这些“少数人”的自由购物权。

商家呼吁“自由经营”

对禁止“无现金”,商家表示委屈。

在上月举行的纽约市有关听证会上,一家快餐店创始人说,她的店推行“无现金”初衷是为了免去员工每天处理现金的负担,却被误解为“阶级歧视或种族歧视”,为此感到“很悲哀”,“我的员工很多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完全同意我的无现金化决定。”

一些商家认为,禁止“无现金”过度强调平等,忽视了追求效率的商业需求。据美国媒体报道,大费城商会反对新签署的法案。正在全美布局无现金“Amazon·Go”实体商店(据称要开3000家)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游说反对。

公平与权利的矛盾也在凸显。有人认为,禁止“无现金”法案的办法,将允许地方政府决定企业如何经营,而不是消费者决定去哪里购物。企业有权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按照本身认为合适的方式经营业务,换句话说,就是应该由企业而不是政府来决定是否实行“无现金化”。

但有关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禁止“无现金”表示支持。毕竟“平权”在美国属于“政治正确”,很少有人会公开反对。

曾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用现金购买信用卡公司推出的购物卡,凭卡在“无现金”商店消费。但这么做确实很麻烦,响应寥寥。

“社会鸿沟的象征”?

那么,“无现金”商店是否真的是“阴险的种族主义”,或者是对穷人无声的侮辱?

或许。

一家“无现金”高级餐厅老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放厥词:“如果你没有信用卡,你可以使用借记卡。如果你没有借记卡,你可能就没有支票账户。如果你没有支票账户,你可能一开始就不该该在商务场所吃饭。”

打开地图可以发现,纽约各银行的营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富裕街区,而人口更多的贫困街区则数量稀少。“无现金”商店也大多遵循这个规律,基本上都在曼哈顿岛或邻近区域,广阔的布朗克斯、皇后区几乎是一片空白。显然,不管这些“无现金”店是否自觉,低收入人群、没有银行卡的人,可能并不是它们的目标顾客。

虽然不少美国有识之士呼吁增大对穷人的金融帮手,降低金融机构的门槛,让更多的人群也有借记卡,从而能享受到“无现金”商业带来的效率和便捷,但这一目标至少目前看来实现遥遥无期。

生意依旧红火的、还在不竭扩张业务规模的Sweetgreen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任何人都有权在这里买到一份12美元的沙拉。有评论一针见血:拒收现金“如果不是种族主义”,至少也是“精英主义”的表示。

“无现金”,居然成了美国不成跨越的社会鸿沟的新象征。

(编纂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纂:杨立群 题图来源:笪曦制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纂:笪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axiao 发表于 2019-3-10 15:11:1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axiao
2019-3-10 15:11:16 看楼主
坚决反对“无现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TT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363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