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怀瑾:太极拳的“动中求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直子的爱本 发表于 2020-5-1 07: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直子的爱本
2020-5-1 07:21:18 4569 2 看楼主


太极拳系求静,非求动,更实际地说,是于动中求静。

现在再作进一步说明,凡人在静时,内心思想反而繁乱,此是大家所曾体认过的,一般人最怕寂寞,因为思想无所寄托,老年人最怕孤独,感到人生没有依恃的悲哀,但是对于学儒、学佛、学道的人而言,寂寞乃一种享受,故能甘于寂寞,乐于清净。这是对静坐已入高深境界的人而言,亦只有少数修养高深的人能达到此种境界。而生理的本能——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净寂寞中发动,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是一切静坐参禅的入静境界,然此静的境界,得来不易。

武术是人体在运动,不过虽是外动而内心反易得静,以此求静境,也同样得到殊途同归的妙用,利用这个动静相应的道理而发明武术。凡人体在劳动时,思绪反而不会紊乱,亦即有所寄托,若体不活动,无所事事,呆然不动,则反比死还难受,要不胡思乱想,亦不可得,孔子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足见人身心理生理之本能,自然有其相互关联互动影响的作用。

太极拳之原理也是如此,打太极拳是在动,由动中的体力劳动,进而渐渐达到内心清净的境界。所以我经常以孟子的话来譬喻拳术的道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学拳的人,无论南宗北派,都在劳其筋骨,静坐、练功的人,亦是苦其心志,那些做英雄事业之人,则是空乏其身,三者殊途同归。现在我们倘若能从劳其筋骨入门,自然也就可心志清净,近乎道矣!

总之,太极拳是“动中求静”,由静而达到静坐、内功所证到之境界,动静相互配合,则于身心的健康大有裨益,这是必然而无可否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eiding 发表于 2020-5-1 07:23:1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weiding
2020-5-1 07:23:11 看楼主
根本没有搞清静的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人之初成长 发表于 2020-5-1 07:23:4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人之初成长
2020-5-1 07:23:4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直子的爱本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569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