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常口干,喝水也不管用?这六个原因要逐一排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韭菜555 发表于 2020-3-19 16:3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韭菜555
2020-3-19 16:32:04 3187 0 看楼主
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废弃物的排出,还能缓解便秘,促进细胞的生长……好处多多。

但是有些人每天不管怎么喝水都还是口干舌燥,这是怎么回事?

空气干、饮食偏咸或偏辣等外界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经常口干,而自身问题也会导致喝水不解渴。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经常口干呢?



自身原因导致的口干

1气 虚 阳 弱

在中医看来,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其主要包括肾脏中的精气、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肺吸入的清气这三个部分。

气固体表,能摄血摄汗液,而中气不足,会影响全身血液的运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虚弱、呼吸短促、自汗、盗汗、口干等情况。

气虚患者可以服用补气温阳的中药来调理身体,比如人参、白术、附子、黄芪等,预防症状变严重;

还要注意日常饮食的清淡,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的东西,以免加重病情。

★桂圆枸杞茶

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用量:桂圆4克,枸杞3克,冰糖适量,放入锅中煮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2阴 虚 火 旺

阴虚的人,代谢偏快、消耗多,体热津少,容易导致肝火旺、胃火旺,出现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等情况。

阴虚的人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调养。

★白菊花茶

白菊花味偏甘,有平肝明目、滋阴降火的功效,能通过益肝补阴来平降相对亢进的“虚火”,并且还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用量:每次5-10颗白菊花泡水,可以长期喝。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皮肤和粘膜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表面所分泌的粘液和皮脂减少,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

动物内脏、奶制品、绿色蔬菜、鱼肝油等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

维生素B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质的代谢,机体缺乏维生素B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可能出现口角溃疡、咽干、手脚麻木症状。

谷物类、蔬菜类、鱼类、坚果等都含有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

4糖 尿 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常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糖尿病人血糖升高之后,血液会吸收血管周围组织中的水分,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增高,下丘脑口渴中枢受到刺激,饮水量增加;而且尿量也会增多,细胞不断失水,就会导致口渴。

对于此类病人,控制好血糖是关键。

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适当摄入瓜果蔬菜,咀嚼的同时能有效刺激唾液的分泌,缓解口干症状;

每天的喝水量能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做到少量多饮。

5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得这种病时,人体免疫系统紊乱,身体各部的外分泌腺都可能遭受破坏,但最先受害的常是唾液腺和泪腺。

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全身遭受攻击,因此其危险系数不亚于糖尿病,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引起肾小管酸中毒、淋巴癌、肺纤维化等疾病。

而根据不同研究报道,此病女性患病率更高,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更常见,大概有2%—3%的比例,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除了口干,还会伴有眼睛干涩、皮肤干痒、猖獗齿、吞咽困难、干咳气短、关节疼痛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想要预防干燥综合征,可以常吃一些生津止渴、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甘蔗等。

6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素浓度较高,机体代谢失常,会导致患者能量代谢增快,人体耗氧量大幅度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加速,人体所需水分也随之增多,患者因此常感觉口干舌燥。

甲亢多见于女性,不仅口干舌燥,还伴有心跳及呼吸加速、失眠焦虑、多汗怕热、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大等症状。

甲亢是一种常见疾病,且能被治愈,不必过分担心,但发现疑似甲亢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规律作息。

如果您经常出现或是长时间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建议及时就诊,排除病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韭菜55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8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