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十年沧桑巨变·通讯连着你我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直播邳州 发表于 2023-4-4 11: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直播邳州
2023-4-4 11:08:51 16164 0 看楼主
沧桑巨变七十年,方方面面看变化。回望历史,从书信、电报到电话、手机,通讯方式的一次又一次改变,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时空变得更小、距离变得更近。

        现在都是怎么和家人朋友联系?

        采访中,市民们纷纷表示,现在与家人、朋友联系,基本上是用手机打电话,或者是用QQ、微信软件发语音、视频联系,可以说,手机的普及,给大家彼此联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而现代通讯设备还未普及的时候,人们多采用写信的方式联系亲朋,如果有急事,会选择发电报,电报一一般只是很简单的几个字,因为是按字来收费的。市民何先生是一位邮电局退休职工,他说当年普通电报一个字是三分五,加急电报一个字是六分五。在当时这个价格不便宜。






        何先生说,70年代中期,徐州市有了第一部私人电话,大概在余姚附近。如果市民急需打电话,都是到邮电局的营业室,最早的时候打一次电话,大概是四分或五分钱。






        您家还有固定电话吗?还记得号码吗?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表示,自从人手一部手机,家中就不再使用固定电话了,即便有固定电话的,一个月也不会打一次,因为用固定电话通话,还要翻找电话号码,不像手机直接从通讯录中找到对方的姓名就可以拨打了。






        还记得自己的第一部移动通讯设备吗?

        市民王先生说,他的第一部手机是一部小灵通,当时花了600多块钱买的,由于可以随时随地拨打电话,当时觉得好大上。郑先生回忆说,90年代初的BP机和大哥大,那可是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大哥大,很少有市民买得起。市民何先生说,BP机和大哥大他都用过,大哥大在徐州刚开通的时候,一部分客户要先预定才能购买,而且一部大哥大需要四万块钱。






        遥想当年大学 短信和电话卡维系着爱情和亲情

        市民王先生说,他上大学那会儿,一般都用电话卡对外联系,一张30块钱的IP电话卡,很快就用完了,特别是谈恋爱时,手里需要多准备几张电话卡。几年前,每逢春节、中秋、国庆,市民们都喜欢选择发短信来送祝福,有时会选用群发模式,一条短信一毛钱,现在想一想短信的价格还真不便宜。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 潘璐璐 段玉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直播邳州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161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