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态思 发表于 2020-2-20 11:5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乐态思
2020-2-20 11:58:48 4207 4 看楼主





在中医界,说起肝病的治疗,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治肝病的至理名言,它便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一千古名言,流传至今日,仍被众多医家遵循应用。对于肝病,医圣到底是如何运用这一至理名言治疗的?




仲景虽无专篇论述肝病证治,但其诸多方剂对当今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作用。现将其治肝之法述要于下:




一、枢机为本,重畅气机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疏泄,调畅气机。少阳主枢,肝胆乃气血运行之枢纽,故肝病之发,多见枢机不利,气血运行失常,所以,仲景论治肝病非常重视调节枢机,疏通气血。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名方,全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扶正祛邪,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作用,为至和之方,可使枢机畅利,脾胃安和,三焦疏达,内外宣通。




《伤寒论》所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的小柴胡汤四大主症,在急慢性肝炎中常能见之。故小柴胡汤是治疗肝炎不可多得的名方。笔者以此方为主,加减化裁治疗肝病,常能应手起效。




四逆散药虽四味,但其具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作用,可谓是疏肝理气的基本方,方中柴胡辛平升散,可疏肝解郁,透表畅里,枳实苦泄凉降,行气泄热,芍药、甘草和营护脾,缓急柔肝,四药合用,则升降散收,调畅气机,达木疏土,安和中州。对湿毒郁滞,肝失疏泄的慢性肝炎,以此方加清解湿毒之品,效果明显。




二、外邪致病,给邪以出路









仲景论治肝病,强调外邪致病。如论述黄疸,主要与外邪有关,尤其是湿热之邪。“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可见对黄疸的病因,不仅强调湿邪内郁是发黄的关键,而且提出了有瘀热发黄、寒湿发黄等。而《金匮要略》又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等,在治疗上提出了“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热在里,当下之”,“在寒湿中求之”等。




认识到如果邪有出路,或能汗出,或能二便通利,则不能发黄,故利小便、通腑气、清热、利湿、解表散邪、调畅气机,务使邪有出路,是仲景治疗黄疸的最大特色。




故尤在泾云:“茵陈蒿汤是下热之剂,栀子柏皮汤是清热之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散热之剂。”下、清、散是清除湿热之邪的三种办法。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大黄硝石汤、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柴胡汤等系列方,至今仍是论治黄疸的常用方剂。




三、肝病实脾,以防寒凉太过









《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已成为治疗肝病的至理名言。就临床所见,急慢性肝炎,既有湿毒困阻中焦病机,又有肝木侮土,脾失健运病机存在。




盖因肝木脾土,生理相关,病理相连,肝病能传脾,实脾能治肝。肝病除肝功能损害外,常见神疲乏力,胃胀,纳差,便溏,口黏等症,故运用疏肝健脾,化湿解毒之法,常能取效。柴胡剂、四逆散、平胃散、二陈汤,为治疗慢性肝炎之良方,其共同特点是肝脾同调。




而目前临床上一些医者一见病毒感染,就用大剂苦寒清热解毒药,且因病情较长,用之日久,往往导致脾胃受损,加重病情。故肝病治疗要刻刻顾及脾胃功能,不可寒凉太过。




四、重视祛瘀,攻不伤正









慢性肝炎、肝硬化往往气滞、血瘀、毒结、水停、邪毒深伏,交结难解,所谓久病入络。湿热邪毒深伏,瘀血阻络的过程,是癥瘕、鼓胀形成的过程。




治疗当以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为法,仲景有鳖甲煎丸之制,运用飞走清灵,虫蚁搜剔,散结消癥,但虑其虫蚁有力,易耗气血,故又配以益气养血之品。




其另一首方治干血劳的大黄蟅虫丸,组方之理与之相同,曰“缓中补虚”,实乃寓攻于补之意,使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两方用治早期肝硬化效果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teddychu20 发表于 2020-2-20 11:59:2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teddychu20
2020-2-20 11:59:27 看楼主
五藏有病以胜相传,故曰五胜,岁主藏害,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谨守病机(五藏:肝心脾肺肾),各司其属(五类木火土金水),无者求之(气宜六气),有者求之(病机五运),盛者责之(邪),虚者责之(正),五藏有病,以胜相传(藏传),故曰,必先五胜(木土水火金),生克乘辱,逆顺相传,太过不及,胜复淫治,肝病传脾,即五胜之木克(胜)土,故曰肝病而治脾,五藏相通,移皆有次(序),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即肝有病传脾),合五行之五胜(五克),而治,四时之有病,以其胜治之愈也(即春(木肝胆)有病治于长夏(土脾胃),故经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之胜克),五行(之胜克)而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py126210 发表于 2020-2-20 12:00:5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lpy126210
2020-2-20 12:00:58 看楼主
古人观天知地,头痛医脚的辩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zjgtm 发表于 2020-2-20 12:01:5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zjgtm
2020-2-20 12:01:50 看楼主
真是好文,千金难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yinqikai1984 发表于 2020-2-20 12:02:59 | 只看该作者
5#
yinqikai1984
2020-2-20 12:02:5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乐态思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207 | 回复:4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