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走过你来时的路,懂得了你的孤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hen459052991 发表于 2019-6-26 18:4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zhen459052991
2019-6-26 18:46:31 2179 0 看楼主
- 01 -
我走过你来时的路,懂得了你的孤独
龙应台记忆里的父亲,是复杂的。
她说本身小时候,常常看到穿着警官制服的父亲,英气勃勃地巡街,可是一出口,却是一口地道的湖南话,和乡民的闽南话格格不入。而她在课堂上学着标准的国语,也让她对父亲的乡音产生不屑。
父亲常常让龙应台拿出一只鞋底来看,那是他十六岁离开家时,眼泪涟涟的母亲塞到他手里的,家里穷,攒的碎布拼拼凑凑,也只够缝制一只鞋底,她千叮咛万嘱咐:“儿啊,你以后要穿着这双鞋回来。”
谁知这一去,就是永别,一湾浅浅的海峡,永久隔离了母子的团圆。
龙应台忆起那时,父亲总是一边读报,一边哼唱《四郎探母》:“我比如笼中鸟,有翅难展,我比如虎离山,受了孤单,我比如浅水龙,困在了沙滩……”唱到最后,已是涕泪横流。
她那时太年轻,还不懂,一个男人,纵然做了父亲,离开了本身的母亲,仍然是这个大千世界的一个孤儿。
后来,她长大了,阿谁英姿勃发的警官也老了,开着运送饲料的小货车送她上班,只敢把她送到侧门的窄巷边,他很愧疚地嗫嚅着:“女儿,爸爸对不起你,这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再后来,她有了本身的一双儿子,事业也越发繁忙,父亲偶尔打来电话,怯怯地求她陪本身去参加同学会。
同学会上,他因为老友对女儿的称赞而志得意满,女儿却因为他不竭往本身碗里夹菜而觉得冒犯。
有一天,他生了重病,龙应台给他穿上鞋,那是一双布鞋,是他的妈妈曾经缝的那种,他微笑着说:“很好,合脚”,却踉踉跄跄,再也站不起来。
父亲的人生就这样,慢慢地,却猝不及防地,走到了尽头。



龙应台说她把父亲带回了家,那不是外省人在眷村的家,而是父亲的湘楚老家。
司仪用拖长的湘音唱起:“上香”,她幡然醒悟,不由得泪如雨下,那正是父亲的乡音,婉转凄楚,和他在台湾的格格不入不同,在这里,他的楚音和天地一样辽阔。
她终于明白了,父亲背井离乡的漂泊,好在,迷路的孩子,经过几十年白山黑水的跋涉,终于回家了。
龙应台说如果她还有一次机会,让她陪父亲返乡,她必然会听他把往事全部讲完,认真地敲问他每个细节,下飞机的时候,她会牵着他的手,慢慢走,会亲吻他的额头,温柔地对他说:“爸爸,到家了。”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啊……
我终于走过你来时的路,山还是那座山,庙还是那座庙,你却不在了。
岁月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与其后悔啊,尚能握紧的手就别放开了,能够拥抱的时候就别再推远了。
- 02 -
孩子啊,你慢慢走
如果说和上一代最痛的是死别,那么与下一代最难的就是生离。
龙应台说她小时候,从来不做家事,吃完饭,筷子一丢,父亲就把留声机的声音调小,她打开书,大声地背诵《古文不雅观止》。
结婚了,她却被“逼成”了一个很能干的母亲,食谱的书,放在厨房的窗台上,摆了长长的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和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
忙到团团转时,她才想起来,柴米油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前,也是个躲在书房,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
她说,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天没亮,她就起来做早餐,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必然要亲眼看到他喝下去才安心。
黄昏时,她一边炒菜,一边听门外的声音,等着孩子们一个个回家。晚上,把滚烫牛奶搁在书桌边,孩子从作业堆里昂首看她一眼,露出笑容。
龙应台说,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子下。
那样的日子那样甜,真希望永远都不会变。





可是少年一天天长大,曾经稚嫩的面庞变得棱角分明,他们羽翼丰满,很快就要去独自见识外面的世界了。
她写和小儿子在剑桥相会,她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却被少年拒绝了:“雨很小,我不会感冒。”
大儿子和她一起过马路,突然很认真地和她说:“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牵我手过街的冲动。”
是什么时候,孩子不再是孩子,有了本身的生活呢?父母逐渐缩到心房里阿谁小小的角落,不再是这个做世界的全部。
这世上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不竭地罢休为前提的。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生命对自身的巴望而诞生的孩子。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虽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
生命是不成倒行,不成与昨日一同停留的,孩子不是在你出生很多年后才出生的人,而是在你离开后还要活很久的人。
要学会罢休啊,像小时候教他学习自行车,你只有松开手,哪怕晃晃悠悠,他才会学会踏向本身的路。
龙应台说: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
哪怕不回头张望,远去的游子也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孩子啊,愿这深情的目光,托得住你的一往无前。
- 03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至中年,是否就是这样迎来送往,而本身也在日子的蹉跎中渐渐老去呢?
龙应台说有一天被警察拦下了,抽测酒驾,她才惊奇地发现一向形象高大的警察叔叔,竟然有孩子一样的脸。
而去病院看病,那穿着白袍的大夫,竟然也像个孩子。
她幡然醒悟,本来,不是人都变小了,而是她变老了。
而她的同龄人,都要为本身的生计奔波,做着不同的职业,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在人生的路上,和她渐行渐远。
中年人的孤独是双重的,时间上的和距离上的。





可龙应台却说,寂寞是一种美学。她说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可以消减,而有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间无边无际无着落,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要真正的注视,必需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能与沿途风景单独私会。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于她,如月光泄地。
龙应台说她逐渐寻找一种新的境界——慢的境界,她去吴哥窟的飞机延误了三个小时,她就在把机场商店从头到尾看一遍,把每一个金属大象,每一盒香料,每一条丝巾都拿到手上,看它,触它,感受它。
她说,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时刻,好地方。
王阳明与伴侣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本来,生活不会被岁月蹉跎,不会被距离打败,自始至终,都在我们心里。
父母会离开,但是我们会带上他们的爱,儿女会走远,可是我们已经给他们留下了生活的遗产。
那温柔注视的目光啊,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凡是存在过的,如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日子啊,会让我们老去,也让我们被记住。
这就是生命中,目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zhen459052991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17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