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十二位著名青楼女子之花蕊夫人歌谶《万里朝天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4-30 16: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4-30 16:28:10 2129 0 看楼主
中国历史上十二位著名青楼女子之花蕊夫人歌谶《万里朝天曲》

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庄宗被杀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昶日日饮宴,渐觉烦腻,花蕊夫人用红姜煮白羊头,石头镇压,以酒淹之,切如纸薄,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

孟昶最怕热,在摩河池上,建水晶宫殿,用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殿内罗帐锦被,奢华无比。



就在二人醉生梦死之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并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一溃千里,孟昶自缚出城请降。山花烂漫的春天,孟昶与花蕊夫人被迫离开他们醉生梦死的蜀地乐园,前往汴梁。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为睹芳容,他赏赐了孟昶及其家人,并在他们来宫中谢恩之时见到了花蕊夫人。七天以后,孟昶暴死,许多人认为是被赵匡胤毒杀。孟昶之母本来就为儿子的请降而觉羞愧,也绝食而死。

太祖把花蕊夫人留在宫中侍宴,要她即席吟诗,花蕊夫人吟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这词离开蜀国,途经葭萌关时写在驿站墙壁上的,当年在成都宫内,蜀主孟昶亲谱‘万里朝天曲’,以为是万里来朝的佳谶,妇人戴高冠,皆呼为‘朝天’却是降宋的应验。太祖又命她作诗一首,花蕊夫人念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更加倾慕她,携花蕊夫人同入寝宫,不久封为贵妃。



但花蕊夫人并没有忘记与孟昶的夫妻之情,经常偷偷的朝拜他的画像。有一次被宋太祖看见,问她画像上是谁,她只好说是俗传的送子张仙。打这以后,宫中各妃嫔也都供起了张仙像。

花蕊夫人后来因政治纷争而触怒了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一次打猎中被赵光义一箭射死。

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人都清楚,自古就很难找到一个才华和美貌相得益彰的女子。一代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容貌虽好,但难称得上绝世佳人;卓文君、上官婉儿虽然美貌出众,但文采和才识比起须眉仍觉稍逊风骚。唯独天府之国有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女子,不仅文采和才识不让须眉,而且堪称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就是因其酷似花中娇蕊那样的楚楚动人,才成其美名。大宋文豪苏轼曾赞美她说“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倾城倾国的绝世女子,结果却让大宋两个皇帝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兄弟二人互相残杀!

然而,垂涎花蕊夫人美貌的还有一人,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花蕊夫人来到汴京后,赵光义就一直窥伺动静,寻找接近花蕊夫人的时机。但是花蕊夫人一直不喜欢心胸狭隘的赵光义。赵光义便采取威胁利诱的手段逼花蕊夫人就范。他不仅将自己的夺权篡位的阴谋相告于她,并且允诺说,自己坐上大宋皇帝的宝座后,一定让她当上大宋的皇后,母仪天下。



曾发誓要报国恨家仇的花蕊夫人看到赵氏兄弟手足相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便顺水推舟,先是委身于赵匡胤,后又寻机接近其弟赵光义,挑拨他们兄弟之情,致使他们兄弟早日反目。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赵匡胤看到其弟赵光义与花蕊夫人在一起亲热,一时盛怒之下,便手持玉斧想砍杀赵光义,不料反被赵光义所杀。这赵光义生怕花蕊夫人将这天晚上的事情泄露出去,当即用箭将花蕊夫人射死。一代绝色佳人便从此香消玉陨。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烛光斧影”的故事。



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便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太宗。在赵光义的一生中,有过无数女人,然而却永远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花蕊夫人一样让他不耻下拜,让他刻骨铭心。而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花蕊夫人的绝世而独立;再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她的聪慧而理智;更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像她那样果敢、冷静而大气地在一代枭雄面前显得那样的宠辱不惊。“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样一首一千多年前一个受尽凌辱女人的诗句,至今仍萦绕在许多人的耳旁而久久不散,所留下的也不仅仅是一份感动。还应该有的是永远不变的女性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1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