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关口期。连日来,邳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做好麦田管理,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
4月17日,土山镇街南村的麦田绿意盎然,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为小麦春季病虫害防治送去了“及时雨”。
![]()
“现在这种症状就是小麦的白粉病,叶子上、叶鞘上都有,后期如果不防治,就会造成白穗、减产。”农技人员仔细查看麦苗生长情况,针对如何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对种植大户贾晓升进行现场指导。
![]()
土山镇街南村种植户贾晓升说:“每到小麦防治病虫害时,农技专家就会过来看一看,告诉我们用什么农药防治比较好。”
据近期农业部门调查分析: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是小麦初花期,总体防治最佳时间4月19日至4月26日。要根据防治赤霉病的时间确定防治适期,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确保一次用药全覆盖。
![]()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蔡炼明介绍:“针对赤霉病,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等高效降解赤霉病毒素的药剂单剂及复配剂。防治白粉病,可以选用戊唑醇、环丙唑醇、氯啶菌酯这些单剂及复配剂;防治蚜虫可以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这些药剂。对于靠近蜜蜂、桑蚕、养鱼这些区域的麦田,要注意防止药剂的漂移造成药害,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可以在防治过程中加入一些磷酸氢钾或尿素。”
此外,对于易感病品种,在第一次用药间隔5到7天后需要针对赤霉病再防治一次;如果在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该及时补治。对穗蚜发生严重的地区,总体防治结束后,根据残留虫量做好复查补治工作。植保专家提醒,在防治过程中还要注意选用优质高效低毒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注意用药方法,用足药量和水量。
![]()
今年我市共种植小麦77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治策略,坚持“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要点,全面做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农技专家的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市小麦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预报以及田间管护,保证夏季小麦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