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槐轩君说法|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会判什么罪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冰咖啡 发表于 2018-10-10 22:42: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冰咖啡
2018-10-10 22:42:37 4282 0 看楼主
现如今,网络支付方式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极大地便捷了大家的生活,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出门可以不消带钱,但是必然要带手机,在日常支付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有二维码吗?”

诚然,无论是腾讯的微信还是阿里的支付宝,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但是,有些犯罪分子就琢磨如何让你把钱错转至他们的账户,利用二维码盗窃,在家躺着数钱。



图文无关

案情回顾

犯罪嫌疑人刘甲和刘乙兄弟二人,于2017年9月至11月间,某建材城以及走街串巷,专盯使用二维码支付的小商家。二人在网上购买了王某的身份证信息、电话卡和银行卡,利用王某之前建立好的支付宝账户并印制相应账户的二维码,准备实施犯罪行为。

他们通常以哥哥与柜台工作人员交涉转移注意力、弟弟趁机在店家的二维码上覆盖粘贴本身二维码的方式,多次将杜某在内的13名被害者商店柜台所张贴的二维码私自更换,以此达到盗窃店主应得财产的目的。来店消费的顾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扫码支付将钱转入刘甲和刘乙所私自更换的二维码账户中。最终造成店家损失达6700余元人民币。

后经受害者的报警,民警在半月之内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其住处抓获。





槐轩君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2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槐轩君提醒

二维码盗窃这种新型的盗窃手段就在我们身边,其可以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很多问题。

槐轩君提醒大家,在进行支付转账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儿,必要时向店家询问,确认对方账户无误再进行转账,以免本身的财产遭受不法分子的窃取。店家要时常检查二维码是否被偷换,也可在二维码的醒目位置标识表记标帜账户的名称,便利顾客了解账户情况这样才不会转错账。

来源 | 昆开普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冰咖啡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2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