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局谋变”汽车消费新时代 车市大咖支招未来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流浪的兔子 发表于 2018-11-26 17: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流浪的兔子
2018-11-26 17:12:22 3249 0 看楼主
本年的整个车市,都处于焦虑之中!面对车市低迷的现状,出路在哪?在竞争激烈的新车市场中,如何率先破局?

10月16日,以“破局谋变”新汽车消费时代为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沈阳召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沈进军会长、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崔东树秘书长、易车网&易车研究院周丽君总监及一些主流车企的领导和专家,针对全国及北方区域市场的遍及“焦虑”给出了建议。

同时,在高峰论坛上,中国北方新媒体汽车联盟宣告正式成立,辣评车作为北方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之一,成为联盟一员。



盘活存量 改变征税方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针对车市现状,开出了三个药方:

首先,盘活存量,拉动增量。中国汽车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国家,存量就是交易的二手车,美国平均每年新车销售量在1700万辆,二手车交易是4000万辆,我们国家去年是1800万辆新车,二手车市场是1200万辆,所以潜力巨大。盘活存量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由全额征收税费改为差额增收。

其次,提升汽车消费金融的渗透率,来扩大消费。

最后,开拓农村市场,让农民用商用车去致富,通过致富来反哺的乘用车。

消费升级下的新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



崔东树认为,本年及未来的市场,主力车企表示更加优秀,尤其是在高油价的鞭策之下,日系品牌表示抢眼,1—9月份同比增长速度都是相对比力强的,德系还有自主总体来说也还不错,而合资品牌已经内部出现了严重分化的情况。

本年发展的行业特征,就是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日益增长,挤压合资品牌。中国的消费升级开始日益明显,国家与社会都在鞭策自主消费升级,尤其我们国家在本年坚定了对外开放办法,尤其是进口零部件调整,使豪华车近几年都将是增长的状态。而合资品牌份额下降,轿车市场进入相对稳健的增长过程。形成了豪华品牌和新能源车、以及自主合资共同不变轿车市场的特征。

总体而言,车企应该做好未来消费升级和消费普及这样一个市场判断与应对。

优胜劣汰效应显现

易车网、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



车市发展一二十年,本年有可能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刚刚过去的9月份表示很差。但政策上还看不到一些太强势的刺激,所以车市的增长还需要靠本身。

整个汽车行业大势之下还孕育着许多机会。轿车市场在进一步大整合,但是在这个整合傍边也衍生出来新的细分车市,大众、丰田、吉利、奔跑、奥迪等强势品牌,朗逸、速腾、思域、帝豪、奥迪A4L等强势车型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并带领轿车大盘触底反弹。

SUV车市经过几年的高歌猛进,靠几款主流SUV车型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新需求了,近一年来入门级紧凑型SUV、高端紧凑型SUV等细分车市,运动型SUV新车正加速孕育而生,且不约而同主打品质,使得哈弗H6、途不雅观、汉兰达、奥迪Q5等传统主流SUV车型的销量被瓜分。SUV正处于大分化阶段。而2018—2020年,合资SUV将疯狂反扑,中国品牌加速优胜劣汰。

中国北方新媒体汽车联盟成立

辣评车成为联盟成员

同时,论坛上,来自华晨汽车集团中华事业部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景瑶、一汽丰田东北大区总监于洋、领克汽车北区大区经理李宇、比亚迪汽车东北营销中心副总监薛祥、吉利汽车辽宁大区经理孙明钢等实战派嘉宾,也就“中国汽车市场低增长时代是否来临?主机厂如何破局突围,构架全新的营销战略体系”等大家共同关切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别的,作为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北方新媒体汽车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并特约聘请百瑞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葆霜先生出任联盟名誉总顾问。



该联盟是由北方地区最具竞争实力的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联合组织,汇聚了各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汽车领袖媒体,通过促进媒体间的良性合作,引导汽车行业舆论传播良性发展。辣评车作为东北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也成为联盟一员。



不破不立,借着这样的智慧比武,也为中国北方汽车市场赋能,以更具创新的思维共渡难关,迎接车市的下一场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流浪的兔子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4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