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的教育现状怎么了?阶层教育的出现是时候让我们反省下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贺飞祥 发表于 2018-11-1 12: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贺飞祥
2018-11-1 12:06:56 2899 0 看楼主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被大家诟病已久,纷纷议论国内学生压力大,学习时间长,成本居高不下,整体成材率低。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回来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今找工作越来越难,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也一天比一天低;导致越来越多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学门手艺和技术养活本身。





除了低层家庭的孩子放弃读书,改去学门手艺和技术;有5%的上层家庭的孩子自幼儿园开始就选择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初中、高中就把孩子送到欧美发达国家接受教育,根本不参加高考,也看不上国内的本科教育。要说谁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当属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认为孩子输不起,只要稍不努力就会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学,使他们的社会流动轨迹将滑向底层。

俗话说得好,“读书能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是我国亿万家庭,尤其对一些贫困家庭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然而,以“教育改变命运”的标语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变了,有人认为教育不再是让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好事,甚至有人认为即使欠缺高等教育,同样也可以获得高的社会地位。





目前,整个社会教育的起点已经提高,即使付出很大成本,但得到的也只不外是最基础与必需的教育,再加上,受教育已不是提高个人档次的问题,而是维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问题。对许多家庭而言,大学学费无异于天文数字;当子女考上大学后,一家人都会被拖入贫困的泥潭,再加上就业能力的不竭增加,城市生活成本趋稿;到头来大学一毕业,对家庭的回报也没有保障。此外,随着“土豪”、富二代、官二代的不竭涌现,让“读书无用论”有了保留的地方。

据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在“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八场报告中指出,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示在城乡、区域、校级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其实这只是因地域差距所造成,但同时也有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因素,不同家庭背景为孩子提供的经济本钱、文化本钱、社会本钱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的投入也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很大的差距,如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找家教、选择辅导班和进行各种才艺培训等。





上层阶级的父母能用权利本钱和经济本钱为子女提供最优质且稀缺的教育资源,而这些出身背景相似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只和同样社会地位的孩子社交,形成上层精英封闭的人际网络;而底层社会则放弃高等教育这个中产阶级的“孵化器”,将世代都是蓝领个人;中产阶级家庭多数孩子即使在普通大学毕业后将成为低收入的低级白领,要么是城市的贫困群体,要么就继续啃老。

总括而言,面对这些现象,很多人都问父母是否该为孩子的阶层负责吗?或许这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贺飞祥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89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