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凡抄袭者皆黜落”保卫了教育公平与师道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带刺的雨 发表于 2018-10-28 19:4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带刺的雨
2018-10-28 19:42:52 3777 0 看楼主
比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苏湛“火了”,起因是他用文言文写了一封成绩公告。公告中写道:“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而他“黜落”的方式是,给22位期末作品涉嫌抄袭的学生直接打了0分。(9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在不少大学生的刻板印象中,选修课比必修课更加容易过关;一门选修课起码有22位同学挂科,显然有些出人意料。在“宽松软”考评机制的裹挟下,一些大学生对不把学业当回事,拼凑、抄袭现象屡见不鲜。

长期以来,“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成为教育生态的一种尬尴现实。为了在教育分层中占据优势地位,为了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一进入大学之后,不少家长就“再也不消管孩子的学习了”,许多大学生也不再看重学习,放松懈怠了下来。在外部控制力与内部约束力同时下降的格局下,一些大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价值认同,对老师也缺乏足够的敬畏与尊重。

在苏老师三令五申不要抄袭的格局下,不少大学生依然试图通过抄袭来蒙混过关,这犹如一面镜子,既说明许多大学生不将抄袭当一回事,也说明大学老师“放水”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许多大学生老师都为人父母,懂得体谅家长们的辛苦与不容易,不肯意过多的为难大学生,而是选择成人之美,对大学生“网开一面”。

大学老师不是孤独的鲁滨逊,也被嵌入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在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型社会,大学老师也会面临着许多熟人圈子的说情与请托;为了不得罪人,不少大学老师选择了做“好好先生”。一些大学生和家长深谙“弱者的兵器”之道,通过下跪、哭闹甚至公开争吵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力,来争取舆论的支持以满足本身的不合理、不正当的利益诉求。一些不肯意“惹麻烦”的大学老师,不得不选择了妥协与退让,让“不放水”的底线失守了。

“期末作品抄袭0分”并非苏老师过于严格与苛刻,而是部分大学生的角色扮演实在太让人失望。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不少大学生热衷“走捷径”;让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愿以偿,不成避免会给那些脚踏实地的大学生造成教育不公,也会对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不良影响,形成“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的价值认知。

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严把毕业出口关,有助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说到底,教育不仅是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也是文化认同的塑造和价值追求的引导。那些喜欢得过且过、热衷投机取巧、巴望“混着毕业”的大学生,显然需要规训与惩罚。“期末作品抄袭0分”不仅保卫了教育公平,也捍卫了师道尊严。(杨朝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带刺的雨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