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骂孩子,到底有多可怕?看看正面管教孩子的办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anda 发表于 2019-1-8 19:5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panda
2019-1-8 19:58:01 3054 0 看楼主
鲁迅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成,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

1

前段时间我接到了一个高中同学的电话,她说在我所在的城市出差,想见我一面,我说好啊。

这个同学在高中和我同桌一年,印象里,她低着头走路,话不多。从同学那里听说,因为成绩不好,她经常被妈妈暴打。有次成绩没考好,她妈更是赶到学校,拿了一个木头棍子,当头就是一棒,好在她妈妈很快被几个老师拉住,这才免了皮肉之苦。




这么多年,偶尔在同学群里,依稀了解她的状态,再次见到,却仿佛老了许多。

她说她离婚了,因为不自信,总是担心老公沾花惹草,吵架更是家长便饭;女儿也不乖,一不听话动手打孩子,因为从小的教育告诉她,这是管教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最终,老公说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女儿也归了男方。

曾经她也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因为从小活在父母的“打骂”教育下,却也最终活成了她最痛恨的人,将这种愚蠢的教育方式施加不才一代孩子身上。

她既是一个“打骂”的受害者,也是一个“打骂”的传递者。




俗话说:“棍棒下出孝子”,真的是这样吗?

陈乔恩就曾在一期节目中说过,本身是在妈妈的打骂中长大的,随时会有扇耳光的危险,还曾被妈妈用一捆枯枝打到浑身是血,很长一段时间活在恐惧傍边。

这种打骂你认为可取吗?

然而,研究表白,打孩子却是一个最愚蠢、最无能的行为。







2

那为什么家长们还要乐此不疲的打骂孩子呢?

1)研究表白,2-6岁的孩子被打骂,是因为调皮捣蛋。
孩子把洗衣粉倒进了鱼缸;把毛巾放在马桶里洗;拿水杯里的热水去浇花;穿着标致鞋子去踩泥坑;把手机扔进了水里……

诸如此类的事情,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孩子们的这些“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可孩子真的很无辜。

因为这一个阶段,就是他们开始对探索阶段,所以常常会做一些让家长们觉得是“错”的事,在孩子们的心里,没有错与对,他只是想亲自去尝试一下。

其实,这种尝试,有助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家长们千万不要过多指责孩子。




2)6岁以后,被打骂是因为不好好学习。

身边很多家长,都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开始感慨,以前从来不动手的,现在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网上流行的那一段:“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可见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很是敏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更打不得。



“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笔下那么多生动的角色,陪伴了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可他学生时代,并非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曾被老师开除。后来,他的爸爸郑洪升便在家教他。著名主持人孟非,在上学那会,数学成绩一塌糊涂,是班上有名的“捣蛋王”。但是他们却是人生的赢家。



所以,家长要明白,学习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却不是唯一的标尺。并且,正确和耐心的引导,远要比打骂有效果。

退一万步说,孩子成绩不好,最多就是不成材,但是,你的打骂却会让他不成“人”。

3)打骂孩子最简单的理由——孩子不听话

很多家长打骂孩子,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在家长们的眼里,觉得本身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都要多,他们决策的事情必定是有道理的,正确的,可孩子偏偏不买账。

说不通是吧,好了,一顿揍,孩子不说话了,默认了家长们的话,世界都安静了。

孩子在四五个月以后,就有了本身的思想意识。他们会拒绝喝奶,饿了臭了都会哭,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他们会有本身的一套理论,做事的理由和风格,这也就是家长们所谓的,越长大越难管。

作家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们有本身的思想,也有本身要走的路,所以家长们不能以本身的思想去绑架他们。




3

——中国式的“打骂”,是最low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的杀伤力很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生理上的创伤

家长一般动手,会借助身边的工具,棍子,尺子或者是别的什么,都会对孩子造成皮肉之苦。

甘肃省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因为被爸爸用棍子打孩屁股,肾脏收到了损伤,家里花了好几万,才治好这个“打”带来的“病”。

有一次,和一个家长聊天,他说本身的儿子常挨打,还标榜什么男孩子就得时不时“松松皮”,不然不知道天高地厚。

看着他身旁话语不多的孩子,真心觉得心疼。这“松松皮”的方式,真的要不得。




2.心灵上的创伤

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很脆弱,粗暴的打骂方式,都会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

1)逆反心理

有一些孩子,被打骂后不是听话,而是越来越“犟”,什么事都喜欢跟父母作对。

为什么打骂都不听,因为这是孩子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方式”,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必然要引起注意,很多问题少年,都是由此产生的。

2)遗弃感

在打骂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口无遮拦,会说一些狠话-----“不要你了”“把你送给警察”……

这些恐吓的话语,对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伤害,变得胆小。

3)暴力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panda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