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山评论] “食”字路口莫把美食变毒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andy0113 发表于 2019-2-18 19: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sandy0113
2019-2-18 19:33:32 3833 0 看楼主
近日,让消费者再次体验了一把从“舌尖上的美味”到“舌尖上的惊悚”的表情过山车。因为据多家媒体报道,三全、金锣、科迪、康利思、齐汇、惠万家、郑荣等多个名牌的产品样品被相关部门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虽然专家随即做出了解释:非洲猪瘟病毒传猪不传人。但是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让百姓战战兢兢,白腊大米、苏丹红鸭蛋、福尔马林带鱼等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拷问着生产者的良知,也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任何一起新的食品安全变乱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而作为生产者如何才能不把“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毒药?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者,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办理水平来实现。

当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排除,更要靠监管者和执法人员的积极行动。当然,监管部门或也有苦衷,诸如体制之困、制约之失、人员之少、本质之忧、发现之难等等。说到底,纵有这难那难,严格执法就不难。“黑店”精于隐藏,监管者就要精于追踪。

安全食品为你为我为他,食品安全靠你靠我也靠他。为了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食品行业生产者要把好业界良心,珍视品牌口碑,不为一己之私,将公共的安全与他人的安危完全抛之不顾,更不能一时利欲熏心,愣把美食变毒食,损人害己;另一方面,食品卫生等监管部门,也要更加积极作为,在检查、监测和达标考核上,完善相关制度,补上办理不足。只有每一步都监管到位了,才能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添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sandy0113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83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