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船不雅观澜:警示教育要真正触及灵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河源首富 发表于 2019-2-19 10: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河源首富
2019-2-19 10:18:37 6930 0 看楼主
“2018年春节前夕,董雄斌等7人接受办理和办事对象周某宴请,并别离收受金额不等的红包”……中央纪委春节前通报了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节日期间绷紧“自律弦”,筑牢“廉洁关”。

鲜活的案例对党员干部的触动直接而深刻。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取得了必然成效。但同时应看到,要让警示教育真正触及灵魂,就不能浮于表面走过场。

首先应着眼于“抓常”。当前,滋生败北的土壤尚未根除,围猎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只有做到警钟长鸣、抓在日常,才能防止党员干部思想懈怠。自2017年起,中铝集团固定每季度召开警示大会,至今已召开了20次,从历次警示教育通报的案件看,重处分越来越少,违纪违法性质越来越轻,说明警示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各地在开展警示教育时不能仅满足于一两次活动,要形成常态化机制,时刻绷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之弦,让警示教育效果不竭扩大。

其次得着眼于“抓深”。警示教育如果仅限于案件通报,党员干部就容易沦为“吃瓜群众”,把警示教育当故事听、当电影看,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国家发改委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剖析了价格司原司长曹长庆违纪违法原因,最初竟是以“爱子”之名为贪欲找到了“温情”的借口,不竭踩红线、触底线,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国家发改委不少干部表示这样的身边人身边事对本身触动很大,必然要引以为戒。各地在开展警示教育时要注重挖掘“身边人”案例,深入剖析同类岗位、同级职务违纪者“第一次”是如何破戒的,又是如何越陷越深;同时,让党员干部结合案例对照自查、举一反三,才能让警示案例真正入脑入心。

再次要着眼于“抓新”。如果方式方法只限于案件通报曝光、发放警示读本、参不雅观教育基地这“老三样”,模式套路化、内容更新不及时,党员干部必然会思想疲沓。形势在持续变化、问题也不竭更新,应按照新形势、新问题在教育形式、内容上求创新,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求突破,才能增强警示教育震慑力。

警示教育看似简单,但这项工作要做扎实却并不容易。只有持之以恒、深入剖析、不竭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警钟长鸣、以儆效尤。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9日 19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河源首富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93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