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罪犯”,“法律”有什么用?这些教育,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兵者 发表于 2019-5-30 11:3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兵者
2019-5-30 11:32:40 7536 0 看楼主


文|韩晓育儿经(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们都将青少年比方成“祖国的花园”“八九点钟的太阳”,可见人们对青少年的未来有着非常高的期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具活力的时期,是为是实现更好的本身、展现更好的本身最佳时期。
可是当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却成为世界上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第三大社会问题,本应是最美好的年纪,却被“犯罪”染上污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让我们警钟长鸣,将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当成是一项重要的艰巨任务。



那么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法律教育呢?
1.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缺少法律意识培养的人生,就像在夜间航行却没有灯塔指引的船只,会面临着一个个触礁的或遭遇急流的危险。没有规则意识、缺少法律意识,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不雅观、世界不雅观、价值不雅观。花季一般的年纪里,美好中也会有诱惑,形形色色的事物很多,有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做后盾,便不会迷乱本身的眼眸,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的导向作用就显得有为重要,可以帮手孩子们不被不良事物所诱惑,身心朝着正确的、健全的标的目的发展。
2.青少年犯罪现状的严峻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且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在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剧增到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约65%。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急亟待解决的头等问题。
3.法治社会发展的必要
国家一再强调“依法治国”,那么就要从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开始,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对青少年加强普法工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作。但是一部分不发达地区,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还没有适应当前社会的严峻形势,仍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进一步严抓。



家长需要让孩子掌握哪些相关法律和权利?

相关法律

    《义务教育法》——“我”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我要上学”是受法律庇护的。《未成年人庇护法》——任何人不能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谩骂、讽刺、侮辱等方法和手段伤害“我”。《婚姻法》——“我”长大要赡养本身的父母,不孝顺父母、赡养父母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刑法》——“我”不能偷东西、不能打伤别人、更不能杀人,这是要受到法律严惩的。

相关权利

    隐私权——“我”有本身的奥秘,这是“我”的正当权益,是受法律庇护的。爸爸妈妈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翻“我”的书包和日记。但是当“我”需要爸爸妈妈帮手的时候,“我”会主动说的。知情权——家里的一些事情爸爸妈妈不能瞒着“我”,尤其是和“我”有关的,“我”是家庭的重要成员,“我”有颁发意见的权利。监督权</strong>——“我”在学校发现了一些坏现象,“我”向老师提出了“我”的意见;家旁边工地施工到半夜影响大家睡眠,“我”向环保部门提出建议。“我”的意见和建议被接纳,“我”很光荣。



家长该如何向孩子进行法律教育?
1.做一个懂法的父母
懂法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导师。家庭教育环境和孩子的成长有着密不成分的关系,家长不懂法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果,所以家长应该先懂法,有必然的法律知识基础,才能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守法的家庭,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法治环境。
2.父母将规则和法律列入日常教育规划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父母就给孩子制定相应的家庭规则,遵守法律从先遵守家规开始,形成规则意识。上学后要让孩子学会遵守班规,遵守校规,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规则中渗透法律的相关知识,这样更实际、更有效。
3.向孩子介绍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在孩子心中即使有了规则意识和一些粗浅的法律知识,但是它们仍会认为犯罪离本身很遥远。父母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一些视频或者相关书籍,再或者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真实事件,向孩子们直不雅观的传递青少年犯罪,让孩子更加警醒,真正意识到犯罪所带来的后果。
4.父母要做到一致
有的父母在教育的问题上,理论和实践不能保持一致,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不能保持一致,在这期间孩子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思维上容易形成混淆,这样的教育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意见必需保持一致,不能一方管教一方袒护;在孩子犯错这一事情上,教育思想要统一,不能一会一变,不单不能达到目的,还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5.学会庇护本身的权益
在教导孩子不触犯法律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庇护本身,学会敢于和侵犯本身的行为和人抗争,勇敢的发声,不要懦弱,让孩子知道父母和法律永远是庇护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很多孩子遇到恶势力或者被侵害,不敢言语,让罪犯逍遥法外,这些没有被揭露的人就成为了潜藏在社会中的“毒瘤”。



邓小平曾经在1986年就指出过: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此,父母和学校在日常中确实要加强对孩子们法律知识的传授,让孩子们都能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孩子。
今日互动:你会对孩子法律方面的教育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手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懊恼与困惑。
关注【韩晓育儿经】,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手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兵者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753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