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园往事:斗拐(作者:许广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10-12 17: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10-12 17:10:23 3495 0 看楼主


以前乡村比较盛行的斗拐游戏,在我们家乡被称为“打拐”“撞拐”,南方多称之为“斗鸡”。这是一项竞技类民间游戏。所谓“拐”,就是将一条腿扳起来,用双手抱住脚靠在身上,大腿和小腿弯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边,膝关节凸出,这就叫“拐”。打拐没有器械,但有规则: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一个小场子,人站在场内,姿势似金鸡独立,用一条腿蹦哒着对阵,攻击主要靠盘起的膝盖,也可以借用肩、臀之力撞击,直至对方难以招架,双脚沾地、倒地或被撞出场外。

据考证,“斗拐”起源于5000年前,来自于一种假面具舞蹈——“蚩尤戏”,它融体能、智慧、技艺和观赏为一体,最早在河北涿鹿一带流行,后来经过演变,逐渐产生了许多与摔跤类似的角力运动。

“打拐”并非单靠力气取胜,还须具备一定的技巧。进退或闪跳要靠临场发挥,因此机智、敏捷、沉稳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打拐对抗性很强,能充分锻炼玩者的平衡能力和耐力。经常玩打拐,能够增强身体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增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打拐有几个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是胜算较大的:一是挑,二是砸,三是回身拐、四是高位攻击。

挑:就是在冲到对方跟前时,将自己的拐落的低于对方的拐,从对方的拐下面向上猛地挑起,使对方站立不稳。挑的动作适合身高、力气大的孩子使用,如果挑的力度很大,能把对方挑个跟

砸:与挑相反,是将拐略微端起一点儿,靠近对方时,用力往下砸对方的腿,使其放开拐。砸的动作,可以借上全身的力量,比挑更有威力。

回身拐:这是一个技巧性的动作。当冲到对方跟前时,不去真正地撞击他,而是虚晃一拐便横着蹦开,就在与对方错身而过时,突然跳着一转身,用拐撞击对方的侧后身一下,使其失去平衡而取胜。这一招儿出乎对方意外,带有偷袭性质,对于同一个对手只能偶尔用一次,不能连用,否则就不灵了。

高位攻击:冲到对方跟前时,不去撞击他的拐,而是跳起来直撞对方的胸部,一击取胜。有身高优势的孩子,最喜欢用这个招式。

斗拐是一种角斗,但不伤人。因为要用双手抱脚,单腿跳跃,所以拳脚都不参与搏斗。正因如此,要想取胜,对体能和技艺要求都很高;有时双方连斗多个回合不相上下,这时考验的,就是毅力。

斗拐另一特点是不分“重量级”,无论高矮胖瘦,身体条件不那么重要,所以谁不服,都可以试试。那些人高马大的孩子平时看似威猛,但斗起拐来因为“底盘”高,重心不稳,有时也会败给小个子;又肥又壮的主儿也未必就沾光,因为身体未必灵活,你卯足了劲跳向对方,对方轻巧一闪,没准自已收不住惯性,先跌一跤。

斗拐不仅靠力气、身高、体重等,更靠技巧。身高马大的很占上风,他能从远处,一路狂“奔”,借着惯性,似猛虎下山,咄咄逼人,冲向对方,使出蛮劲,高高跃起,那捧着的腿能架于他人头顶,狠狠下压,压趴在地,或将对方撞得跌跌跄跄,摔倒于地,大获全胜。当然,也有刁钻之人,他借机用肩头顶,把对方掀翻,摔个“空心跟头”,屁股重重着地,半天爬不起来,甚至哭鼻子。不过这是最野蛮最暴力的玩法,极具危险性,一般不提倡,只有太逞能、太自傲的人才如此。

我们打拐时一般是我斗你一下,你斗我一下,直至对方抱着的腿落地为止,有时,斗不过就跑,当然必须抱着腿跑,有人有斗的力量,可平衡性差,很容易跌倒,有人跑的途中,捧着的腿滑落,不战自败。斗拐过程中,有些个头小的,他最善于从对方抱着的腿下上顶,将对方挑空,或丢下抱着的腿,也有的喜用抱着的腿的膝盖,去敲击对方腿部,真的很疼,因此受不了而“投降”,这都是斗拐中的技巧。

打拐是孩子们冬天取暖健身的极佳方式,因此,晴朗的冬日的场上,村里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打拐的热闹场景。冬季的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裤,撞起来不至于伤害腿脚。那时学校一下课,学生们会蜂拥到教室前、操场上,架起架势,打起拐来,哪怕只有10分钟,也可以热闹一番。天冷时河里结上厚厚的冰,东北风刮的嗖嗖地响,下着满天的鹅毛大雪,但并没有阻挡住孩子们的打拐活动。那严寒的冬日,因斗拐而变得温暖,因斗拐而充满生机,因斗拐而迎来欢声笑语,因斗拐而溢满快乐……

现在的我们,已过古稀之年,晚上看到那满城的激扬高亢的广场舞,但仍很想再找回自己的童年,找回儿时的乐趣,重温一下儿时打拐时的乐趣,可这些只能存在于美好的回忆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49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