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感冒了,到底该不该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历史人物费 发表于 2019-10-18 11: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历史人物费
2019-10-18 11:12:28 3654 0 看楼主
气候多变的季节里,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有的家长认为不用吃药,扛一扛就过去了,还能增强抵抗力。而有的家长则认为感冒不能瞎扛,不然会使孩子病情加重。这感冒到底能不能扛呢?



合理护理,帮助孩子扛感冒


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孩子机体内的免疫细胞有效地清除病毒,度过感冒过程,同时,免疫系统也能在感冒过程中得到训练,免疫细胞有了杀敌经验,以后抗病毒的战斗效率会更高!


物理降温


孩子发热后,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后体温仍升高到38.5℃以上才考虑用退热药。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 洗温水澡或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脖子等处。
● 少量多次地让孩子喝温开水,帮助将热量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 2015年和2016年国内和国际对0~5岁小儿发热诊疗的指南中指出,小儿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水搽身和(或)减少衣物等,但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只作为辅助退热方法,因此不推荐将温水擦拭作为发热治疗的主要方式。发热的孩子不应不穿衣服或穿衣过多。

药物降温


发烧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会充分调动孩子的免疫系统,一般孩子发烧在38.5℃以下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吃退热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退热药。但当孩子发热的同时出现明显不适,无需体温超过38.5℃就可以用退烧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物成分是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制成的各种退热药剂。布洛芬根据病情每6个小时服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根据病情可4~6个小时重复使用一次。


退热药没有预防发热的作用,因此,如果孩子没有发热,不要使用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只要有低热,就应服用抗惊厥药。小于6个月的孩子发热时,如果使用退热药,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感冒主基调:扛一扛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通俗称呼,是小儿常见病。小儿感冒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比较少见。感冒有一个自然病程,如果出现发热,通常发热要反复3~4天;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主要靠孩子机体内的免疫细胞去战斗,经过1周左右,感冒就会痊愈。


抗生素或静脉输液等对病毒感染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干扰孩子机体内的免疫细胞工作,而且,抗生素或静脉输液对孩子的身体有诸多潜在的危害。
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普通感冒是可以先扛一扛的。

哪些感冒不能扛?





虽然大部分感冒可以扛过去,但有少部分孩子的感冒不能扛!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 孩子呼吸的频率明确变快。以下呼吸频率都属于呼吸过快,要及时看医生。
小于2个月: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60次。
2~12个月: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50次。
1~5岁: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40次。
6岁以上:每分钟呼吸频率超过30次。
● 不满3个月的孩子,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佝偻病、过敏体质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加重,要及时看医生。
● 发热时孩子皮肤出现皮疹,要去看医生,排除传染病。
● 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发热5天以上或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佳时,都需要看医生。

家长如何护理


主要是帮助孩子有效出汗,具体方法:
● 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和空气流通,有助于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但要避免风直接对着孩子吹,否则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 发热时,孩子的体能消耗很大,退热时出汗又多,所以要鼓励他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的代谢,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同时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 孩子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于散热。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褥,避免受凉,加重病情。
保护好胃肠


孩子本来胃肠功能就比较薄弱,发热时,孩子体内各种营养素的消耗均会增加,加上发热时消化液的产生减少,导致胃肠功能降低,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保护和避免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给他吃流食、半流食或软食,少吃多餐。可以少量多次地饮用新鲜水果汁和蔬菜汁,既有助于免疫细胞功能的发挥,也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让他休息好


由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良,高热时会烦躁、哭吵不安,更增加机体代谢,不利于体温下降,所以要让他安静下来,好好休息。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尽可能增加他的卧床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给他讲故事或让他听音乐,不要玩激烈的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历史人物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6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