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冬继续,造车新势力或迎至暗时刻,是否应该继续坚持高端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银鲜目江探 发表于 2020-1-11 09:5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银鲜目江探
2020-1-11 09:59:45 2837 0 看楼主
众所周知,中国自主品牌近几年进步明显,造车“硬实力”更加值得信赖,配置更加丰富,就连之前饱受消费者诟病的外观设计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之前老气横秋的外观变得更加年轻、精致。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消费者在面对产品细分更加明确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时也越发“苛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用同等的价钱去追求配置更丰富、更加高端的车型,汽车消费升级已成大势所趋。



而近几年的中国自主品牌也确实诞生了许多主打高品质、全球化的车型,比如 主打“新高尚”品牌的红旗,产品品质完全不输国外品牌;长城WEY系列,引领自主品牌汽车再进阶;再比如吉利星越,它的出现向世人证明中国品牌同样有轿跑SUV可供选择,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越发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完全迎合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需要。诚然,这两年可以说是国产品牌燃油车的转型之年,而作为对比,近两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企更新速度相较于燃油车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宛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汽车市场铺散开来,坊间甚至对它们有一个统称,名叫“造车新势力”,



在汽车发展电动化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在这两年国家政策的优惠下推出了一众新能源车型,一时间神州大地上花团锦簇,中国消费者不禁感叹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弯道超车”实力不容小觑,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今年年中国家政策的调整(有的地方补贴下降或者取消),去年车市寒冬中逆势而上的新能源车型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开始大打折扣,7-11月销量同比下降明显,可以说2019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红利期告一段落了,很多新能源车企有着倒闭、破产的危机,而中国整个新能源市场同样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



和燃油车几经周折才推出自主品牌高端化产品不同,许多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剑指新能源高端化路线,比如李斌的蔚来汽车、上汽荣威新能源系列、以及广汽新能源的Aion系列等等,然而每家的状况却不尽相同,李斌的蔚来汽车,是2019新能源车企中话题最多的车企之一,而这一年,李斌和它的蔚来汽车过的并不容易,但苦虽苦,纵观今年蔚来的销量整体表现并不算差,甚至下半年开始蔚来在车市中的表现逐渐回暖,都是一个好兆头,其实蔚来汽车是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市场上的一个缩影,而像小鹏G3、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表现甚至不如蔚来;而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高品质的新能源车企就是广汽新能源,其实按严格意义上说它的定位并不算是造车新势力,更像是传统车企向新能源的转型,它旗下的Aion系列 却广受好评,依靠着Aion S带出来的口碑(11月单月销量5341台,比肩紧凑级别燃油车),高端的Aion LX从上市之初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而它也是笔者最为看好的一个新能源车企,没有之一。



话又说回来,面对现在发展中的新能源市场,自主品牌是否要推出高端化、个性化的产品呢?笔者认为还是必要的,随着消费的进阶,产品多元化、更加完善的产品细分同样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换句话说,中高端市场才是日后造车新势力与合资品牌新能源真正搏杀的战场, 但上战场前我们自主品务必要完善像解决里程焦虑、充电桩普及、以及后台OTA故障这些基础保障,甚至需要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车要有着匹配燃油车行驶品质的能力。俗话说的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夯实,充分建立起消费者信心工作同样重要,到那时,再将高端化的新能源汽车推入市场同样不晚。



2019即将过去,2020年造车新势力们终将会迎来诸如国产特斯拉、还有早已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垂涎三尺的合资车企的挑战,谁将战死沙场,谁又将在这乱世中活下来,我们2020年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银鲜目江探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83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