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脚底艾灸疏通肝经,别以为只是祛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297 发表于 2020-3-28 08: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297
2020-3-28 08:05:56 3806 2 看楼主
脚底这是人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中医而言,他们认为脚底就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交汇处,经常的按摩脚底,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帮助人们更好的抵抗疾病,但是我们也知道有的时候按摩并不能完全的刺激到脚底,那么怎么办呢?只好通过艾灸来刺激了。艾灸这是非常天然的保健方法,那么艾灸脚底的作用是什么呢?

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温度较低,且与上呼吸道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



艾灸是非常天然的保健方法,那么艾灸脚底的作用是什么呢?

1

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

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

扶正阳气、回阳救逆

6

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7

其他各种亚健康状况的改善关系

下面来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艾灸脚上哪些穴位以及穴位的功效!

1涌泉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艾灸涌泉穴有效缓解: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2大敦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艾灸大敦穴有效缓解: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太冲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艾灸太冲穴有效缓解: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4行间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艾灸行间穴有效缓解: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5太白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艾灸太白穴有效缓解: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6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昆仑穴有效缓解: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7太溪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太溪穴有效缓解: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hau20044314 发表于 2020-3-28 08:06:4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hau20044314
2020-3-28 08:06:4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sklutnkbir 发表于 2020-3-28 08:08:0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sklutnkbir
2020-3-28 08:08:0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297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806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