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到中年,为什么会发福长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韭菜555 发表于 2020-3-29 06:2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韭菜555
2020-3-29 06:21:05 4128 2 看楼主
利用好春天「发陈」的契机,把肝气的郁结,疏通、打开,让肝气条达、生发。



顺「春」势而灸,

疏肝理气,调理宿疾

春的气息愈加浓厚。春季肝气生发的同时,也容易肝气郁结。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春天趁着肝气的生发之机,来疏肝理气,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顺势而为——顺应身体气机之势,顺应天地自然之气。春天,顺势而灸,疏肝理气,调理宿疾。

我们常常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药吃进肚子,针扎在穴位上,都是「有形的」,如果连针药都「到」不了的话,灸为什么能有奇效呢?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里古人讲的是艾灸,艾灸一旦体会到灸感,体会到效果,就会明白,真的是古人诚不我欺——灸法,运用好了,的确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肝俞配太冲,

春季疏肝理气的好搭档

春天肝气不舒、肝气瘀滞,常常会出现胸闷气短、胁肋胀痛、胃疼胃胀、头疼头晕、焦虑失眠等症状。春季疏肝理气,有一个特别好的搭配,就是肝俞配太冲。《针灸甲乙经》有: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这里的「肝胀」,其实也包括肝气不舒引起的胁肋疼痛、胸闷、胀痛等症状。

? 肝气输注于背的穴位: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气输注于背的穴位,与肝直接相关。艾灸肝俞,通过经络的传导,艾灸的能量可以直接作用于肝,这是药物所不能及的。也正是: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原穴很有意思,一般在四肢远端,离脏腑很远。原穴就好比是脏腑在身体末端的代言人,同时又跟脏腑相连通,所以用好原穴,对脏腑经络的调节有很好的作用。太冲就是既能很好地调节肝脏,又能有效地疏通肝经。

? 八会穴的「气会」:膻中穴



春季疏肝理气还有一个推荐的穴位:膻中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是任脉穴,位于前胸,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那为什么一个任脉的穴位能够疏肝理气呢?一方面「气会膻中」,膻中穴是八会穴中的「气会」,对于身体的气机有一个总的调节。同时,膻中的位置很特殊,道家把膻中称为中丹田。膻中向上可以通上丹田,向下可以通下丹田,是贯通身体气机的中间枢纽。

春天适当灸一灸膻中,宽胸理气,有助于肝气的条达与生发。你可以艾灸也可以按揉。

另外,每天晨起和睡前,躺在床上,可以两手叠在一起,从上向下推按膻中,也可以固定在膻中位置,按揉穴位,也能很好地调节气机。

肝俞、膻中、太冲三穴,肝俞在后背,膻中在前胸,太冲在脚,这就是一个很好地上下取穴的搭配。总的施灸原则是:先阳后阴,先背后腹,先躯干后四肢的顺序。

? 守住大穴,调理体质

如果没有明显肝气不舒的症状,春季推荐风池、大椎、中脘、关元、太溪、涌泉。艾灸取穴的关键,是守住大穴,这些大穴是调理体质,改善病症的关键。在守住大穴基础上,可以根据具体病症,对症调理。当然吸收、灸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ieziyl 发表于 2020-3-29 06:22: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xieziyl
2020-3-29 06:22:0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wd6218554 发表于 2020-3-29 06:23:2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hwd6218554
2020-3-29 06:23:2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韭菜55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128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