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及操作手法精华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297 发表于 2020-3-31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297
2020-3-31 13:50:48 2906 0 看楼主
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下面来分别介绍:

01

经验取穴法(即简易取穴法)

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为劳宫穴等。

02

体表标志法

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条件来作定穴的一种标准。

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

03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1、感冒穴:大椎。

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

主治: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

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

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哮喘穴:鱼际。

操作:向劳宫方向刺,捻转,1寸。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4、退热穴:曲池。

操作:提插,1.5寸。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不退热加大椎刺血。

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5、急救穴:人中。

操作:0.5寸,斜向上刺,泻法,醒后留5-10分钟。

主治:昏迷、休克、晕厥、小儿抽风、失语、中暑等。



6、中暑穴:少商。

操作:刺0.3-0.5分,捻转,泻法,留10-15分钟,发热大汗可放血2-3滴。

主治:中暑、中风昏迷。



7、醒脑穴:太阳。

操作:刺0.5-0.8寸,強刺激。

主治:神志不清,昏厥。



8、面抽穴:颧髎。

操作:直刺0.5-1寸,泻法。

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9、面瘫穴:下关。

操作:直刺1-1.2寸,泻法。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10、偏瘫穴:率谷。

操作:健侧刺0.5-1寸,平刺,提捻。

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



11、脑缺血穴:风池。

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

主治:脑供血不足。



12、尿频穴:太溪。

操作:刺0.-1寸,平法。

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13、降糖穴:胰俞。

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

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14、降脂穴:丰隆。

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

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15、偏头痛穴:太冲。

操作:斜向足跟刺1.2寸,泻法。

主治:偏头痛。



16、失眠 I 穴:大陵。

操作:斜向手心刺1寸,捻或提。

主治:思虑过度引起失眠,精神性失眠实证,泻大陵。



17、失眠 Ⅱ 穴:风池。

主治:脑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失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



18、降压穴:曲池。

操作:高血压伴高血脂可配丰隆,如肾炎引起则配三阴交。



19、胃痛穴:中脘。

操作:直刺1.5寸,捻,平法。

主治:胃脘痛、腹胀、呃逆。



20、戒烟穴:列缺。

操作:向上斜刺0.5寸,捻,加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297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90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