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季阳气升,艾灸这四个穴位益气又祛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心一路向南飞该
2020-4-4 14:58:21 3846 2 看楼主


当我们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或者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导致各种致病因素,或者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证。

如何知道体内是否有湿?

看看下面的症状,你有几项:

1. 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 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3. 舌苔厚重、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4. 食欲不振,时常胃胀。

5. 虚胖,水肿。

6. 手脚冰凉,爱出虚汗。

符合的越多,你体内的湿气可能越重。一般到了冬天,这些湿气症状很可能会更加严重。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1

取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2

取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3

取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4

取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yinqikai1984 发表于 2020-4-4 14:59:5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yinqikai1984
2020-4-4 14:59:52 看楼主
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sklutnkbir 发表于 2020-4-4 15:00:4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sklutnkbir
2020-4-4 15:00:44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心一路向南飞该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846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