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了这个,对练太极拳的呼吸再也不迷糊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直子的爱本 发表于 2020-4-29 17: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直子的爱本
2020-4-29 17:09:43 5198 0 看楼主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拳时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掌握与运用好呼吸。



1 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 “重形不重意”, “练形不炼气”。如过早的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和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2 意识介入呼吸阶段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 “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关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 即“开吸合呼”。并在套路中逐步增加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内气流注,使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3 拳势呼吸阶段“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内外相合”,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呼吸要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短暂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地自然换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

本阶段,以拳势呼吸为主, 自然呼吸为辅(起调节作用)。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拳时,绝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直子的爱本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519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