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我读了48本书 | 吴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5-31 15:3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5-31 15:37:56 3167 0 看楼主


又是一年读书日。

每年到读书日,都要为一年的辛苦付出做一个盘点,像农人盘点庄稼收获,像工人盘点流水生产,像商人盘点股票经营。一个读书人,我能盘点什么?

思来想去,还是盘点与读书有关的吧。

今年我读了48本书,包括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去新华书店、严济慈图书馆读的和自己买的。读的书很杂,哲学的,美学的,文学的,艺术的,五花八门。这一年,我偏爱散文随笔、旅游行走和美食。

简附一散文随笔清单,记住四季里那些温暖的日子一一《唐宋八大家之苏东坡》、《陶庵梦忆》、《象牙塔日记》、《没有秋虫的地方》、《欧游杂记》、《雅舍杂文》、《旧时风物》、《半世光阴人生忙》、《故乡的食物》、《沙坪的酒》、《什锦拼盘》、《草木民间食经》、《风筝点灯》、《半九别集》、《时间的低语》、《一路芳菲》、《人生浪语》、《仁山静水》、《物书》、《怀念朴素,怀念简单》、《海童》、《窗外雨涟涟》、《西皮散板》、《喊雪》等。

这些散文随笔集,有名家的,也有新锐的;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其中不乏一些经典和力作。有一部分在过去读过,甚至不止读过一遍,但现在读来,还是闪闪发光,对我的思想颇多教诲和启发。

如明代小品大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现代散文大家许地山的《落花生》等。何亦聪的《灯下谈吃》里,有一篇写吃驴肉的文章,读来满口噙香,“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可惜,我网购所吃到的驴肉没有他写的好吃。

六、七十年代,我读得最多的就是散文三大家杨朔、刘白羽、秦牧的作品。做了语文老师,又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过一些名篇佳作,如《茶花赋》、《荔枝蜜》、《长江三峡》、《花城》、《长城远眺》等。后来读唐宋的,明代的,民国的,现当代的。再后来直至现在,选择适合自己口胃的来读,读的方法和心境比学生时代也有了很大改变。

几年前,我就给自己订了个阅读写作计划。每周必读一本书,必写一篇千字文或一首诗歌。这样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读完4本书,写成4篇文章;一个季度下来,就可以读完12本书,写成12篇文章;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坚持读,坚持写,就可以读完48本,写成48篇。不发表没关系,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的那样,文章可以发表在黑板报上,发表在橱窗里。我的作品常常发表在自己的电脑里。

人生苦短,惟有努力,才能拉长生命的长度,垫厚生命的厚度,抬高生命的高度。读书人不读书,谁读书?学生是当今时代最苦的职业,但青春是奋斗出来的。现在多吃点苦,将来就可以少吃点苦,值!生命若没有书,那也一定是贫瘠苍白的生命。

我喜欢用零脚料的时间读书,车上、枕上、厕上,古人就有“三上”读书法,我只不过把“马上”改成“车上”了。我天生不会骑马,后天也畏惧开车,坐车安全踏实,还可以挤点时间读书,又不会有酒驾的危险,既省钱且环保。等车的几分钟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首小诗的构思有了;下车后不必打通“最后一公里”,走几步,散散心,权当锻炼,甩开臂,迈开腿,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打开手机,我把读书后所思所想写成文字。草稿打在手机编辑备忘录上,之后再自己给自己发邮箱,就像发朋友圈自己给自己点赞一样,方便快捷,又能添点“乐子”,待日后形成完整的文字。

如今,我已养成写阅读札记的习惯,边读边写,也有数十篇发在了全国各地报刋杂志上。

50岁后,我更看重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不但要多读,而且更要重视多行。东坡先生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豪迈且富有诗意。生活不仅只是苟且,应该有诗和远方。

绕湖海塘骑行,是我每天下班后的必修功课。有时我从金东校区开骑,直达湖海塘。一路骑行,一路看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乘着歌声的翅膀,穿越宽阔的马路,沉浸自然的无限风光。

岁月不饶人,年齿老眊。青春是最美好的,读书当趁年轻。恋爱的季节,读一生爱恋的书。记之,不虚度光阴。

2020年4月23日 湖畔居书屋飞云阁

维语: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书”给时间,见天地,见己心!时间是神赐的礼物,交给谁都是辜负,不如读书。“书籍”是我们最良善温和的益友,永远会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恭候你,没有胁迫,没有嫉妒,没有怨尤。成熟的阅读,绝非获取概念,答案,而是一个新的观看方式。当人们尝试各种不同的观看方式,最终站在一起,这就是同类。

释迦牟尼说: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啦啦啦语: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值得感恩,感恩我生命里遇到的所有朋友。

生命是一场偶然的盛开,历经风雨是必然的走向;有的人,在绽放的幸福里纠结烦恼,有的人,在绽放的悲伤里寂静微笑;人生的路上,不是每轮艳阳都暖人,不是每片云彩都下雨,我们掌控不了命运的走向,只有踏实从容的走过每一天,因为,下一个轮回没有你和我,好好珍惜每一刻当下。

蝙蝠侠曰:阅读乃我一个教师、作家、诗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且是精神的原生力。

芳华谷雨:

4.23世界阅读日。听了《秋雨书院—中华文化必修课》知道这个日子的由来:最早是西班牙政府向联合国提议的,为什么各国点头同意呢?这一天是塞万提斯离世的日子(1616.4.23)英国可能第一个同意的,因为这一天也是文化巨人莎士比亚逝世的日子,并且还是莎翁的生日……以阅读纪念登峰造极的文化巨人。




吴杰,浙江人。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收藏协会会员,婺城区作家协会会员,《永康乡愁》特聘顾问,华夏精短文学学会签约作家。浙江金华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校报校刊《金中人》《德育园地》《金中教育》策划编辑,丽泽讲坛指定撰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从教近38年。写散文、诗为主,偶写小说。曾获中国青年诗歌大赛二等奖,受聘多家报纸杂志出版社编辑、副主编等。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语文报》《诗广场》《作家地带》等30余种纸媒体与平台。著有作品集2种和多篇微型小说。主编和参编各类教辅读物16余种。现栖居杭州与金华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16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