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七粉有“六不喝”,千万别用错!这样吃,秒杀十大慢性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20-6-11 13:3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20-6-11 13:32:46 4337 0 看楼主
三七别名金不换、田七、人参三七等,也是中药里面的明星药材。最先被发现的功效是止血、活血化瘀和消肿定痛,随着科技不断创新,三七的医疗保健功效得到了新的开发与拓展:

● 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黏稠度、抗血栓;

● 扩张血管、抗缺血、改善微循环;

● 调节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

● 提高免疫功能,保肝、抗炎、抗衰老等。

但是,三七粉虽好,却不是随时想吃就能吃的。




三七粉有六不喝,别吃错!


1、“吸收不好”不喝

三七不宜与蚕豆、鱼类以及冷酸食物一起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身体对三七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大大减小。

2、感冒不喝

发烧时不宜服用三七,若是患风热感冒者吃三七粉则会导致热感加重,因此不宜服用。

3、不能有病了再喝

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下降,因此不要等到有病的时候再吃三七粉。

4、三七粉不喝多

三七不宜吃太多,每天6-9克,分次食用。

5、月经期不喝

女性朋友月经期间不宜食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若在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但如果是血瘀型月经不调,则可以利用三七粉的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6、怀孕不喝

妇女怀孕期间不能食用三七粉。因为三七有强大的活血、降血压功能,不利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但如果是产后失血较多,用三七来补血那可就是极品了,因为三七有止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可用来提高产妇的体质。




三七粉适合哪几类人群服用?


1、高血压
2、高血脂

3、高血糖

4、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

5、气虚体弱、记忆力、抵抗力低下

6、贫血、气血不足

7、患有心血管疾病

8、抗肿瘤

9、软组织挫伤、出血性疾病

10、需要美容养颜的人群




10种吃法,秒杀10大慢性病!


1、 冠心病:生三七粉 1 克、丹参粉 2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2、 高血压:生三七粉 1 克、天麻粉 2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3 、高脂血症:生三七粉 1 克,决明子粉、荷叶粉、山楂粉各 2 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4 、肺心病:生三七粉、川贝粉各 1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5 、脑梗塞:生三七粉 2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6 、糖尿病:三七粉 1 克,石斛粉 2 克,葛根粉 5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7 、气虚血瘀者:三七粉 1 克、黄芪粉 5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8、 气阴亏虚、瘀血阻络者:三七粉 1 克、西洋参 2 克,每日 2 次,开水送服。

9、 防老抗衰:三七粉 2 克,灵芝粉、西洋参粉、桑椹子粉、枸杞粉、黑芝麻粉、核桃粉各 2 克,每日 1 次,开水送服。

10、 痛风、骨质疏松症:生三七粉适量加醋调敷痛处。

三七适合什么人吃呢?


1、女性:坚持食用,可以美白靓肤、淡化色斑、妇科痛症、升阳提气、助眠酣睡,预防子宫肌瘤,治疗手脚冰凉、月经量少、痛经等妇科疾病;

2 、男性:可以养护肠胃,解酒护肝,防治痛风,保养前列腺;

3、中老年人: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清除血液垃圾,恢复血管壁弹性,降低三高症状。




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三七粉的吃法分两大类,生吃和熟吃,生吃主要是活血化瘀,熟吃的主要功效是补血。

生吃之法

三七粉生吃,专家建议:每天 3~5 克,可以选择牛奶或温水两次送服,一次送服最好 2~3 克。

熟吃之法

炖鸡、炖排骨,等鸡或排骨熟后,加入10-20 克三七粉,炖十分钟即可;三七粉也可以直接炒熟服,或者直接开水冲服,但是炒熟的三七粉很少有人用来泡水吃。

▼▼▼

三七粉作为中药里面的明星药材

不论是自用还是送礼都是首选

京东好药师大药房旗舰店

618大促为大家送福利了!

三七粉、阿胶、人参等滋补好物

现在购买价格超实惠~

前往好药师京东618会场自主下单购买!




云南文山三七粉3g*30袋 独立包装 2件8.5折




北京同仁堂超细粉田七粉20g*4盒 【2件8折3件7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33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