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岁北大副教授谢铮病逝: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0-6-16 13:2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0-6-16 13:26:07 5979 0 看楼主
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这个新闻了,年仅41岁的谢铮,于6月4日在北京病逝。说实在,每每看到这种新闻,心里面都特别难过,特别哀痛。




谢铮,全球卫生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卫生体系与政策,全球卫生治理,卫生发展援助。

自 2007 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世卫组织老龄司任技术官员。她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 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35篇),出版专著独著1 本、合著2本。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CMB 卫生体系竞标课题等在内的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DFID 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中澳卫生与艾滋病合作项目、中英卫生支持项目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代表中国全程参加WHO与非国家行为者交往框架的磋商,作为西太区代表参加WHO改革工作组。

教授课程:社会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全球卫生治理(研究生),组织行为学(研究生),卫生项目管理(研究生)

工作经历:2018/06-2019/06,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借调;2012/10至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2007/7-2012/10,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

教育背景:2011/09-2012/07,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国际公共卫生,理学硕士;1997/09-2007/0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硕博连读

社会职务: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

来源:澎湃新闻、北大公共卫生学院

她可不是普通人,是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在此前的疫情期间,还以专家的身份,谈国际防疫。

即便她没有以上头衔,哪怕是普通的路人,在41岁的年纪,因病逝世,还是会让人扼腕叹息的,毕竟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只是,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新闻报道出来,总结起来就是英年早逝。在人生刚要飞速上升的阶段,突然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局特别让人难受。

可是即便如此,仍有人不在乎,不看重身体,仗着年轻,肆意挥霍,熬夜到一两点是常有的事,不按时就餐更是家常便饭。

一年半载都没有一次挥汗如雨的运动,总是拿饮料当白开水喝,明知道不可为,却又一直在恶性循环。

我特别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停下来,问问自己,此生到底在追求什么?眼前的活法是你想要的吗?

或许你们心存侥幸,觉着病痛离我特别遥远。是的,我也曾这样,仗着年轻,总是肆意挥霍,习惯晚睡,不爱运动,时间久了,身体就开始报复我了。

有一天夜里,我被突如其来的疼痛,吓得不知所措。因为我是独居,身边没有一个可以求助的人,当时又是深夜两三点,我心里面暗自祈祷,并且承诺此次疼痛过后,我一定好好善待身体。

可身体并没有相信,难以忍受的疼痛,伴随着一阵的冷汗,我只好紧急求助了。在好朋友和医生的帮助下,我总算从病痛中挣脱出来了。

原来是急性肠胃炎,并不太严重,只需观察几天即可。经历了此事后,我算是明白了,人啊,还是不要肆意挥霍身体,要善待它。

若不然,迟早有一天,它会积攒着过往你欠它的,连本带息的还回给你,让你痛苦不堪,悔不当初。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身体健康真的非常重要,可仍有人不自律,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生活。

若总是这样下去,你以为会逃过一劫,其实是在劫难逃,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比起挥霍的人而言,那些不善待自己,总是透支自己的人,更加需要注意。因为这类人大多都是精英人士,有着比较高的知识水平。

可因为工作的缘故,总是自我压榨,加班加点的工作,时间全部都放在了工作上。这样的人,是让人敬畏和肃然起敬的,但是我还是劝你们,注意劳逸结合。

或许他们早已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哪怕一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也能精神抖擞,不减工作效率,但是长此以往,身体早晚会吃不消。

不少人有入睡困难,掉发严重的问题,其实这些看似是小问题,但却是身体发出求救的信号,它们的出现,是在给你提醒,要缓下来,或是换一种“慢生活”的方式。

可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依然固执地我行我素。当然,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身边的人,都在依赖他们,唯有一直不停转,才能维持眼前的安稳。

我理解他们的难处,但人生不是百米冲刺,它的下半场拼的是健康。若是人没了健康,过往所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了。

当然,人有拼劲是好事,但要注意度,不要使劲用过了头,那就过犹不及了。不过,在这个快节奏的大氛围里,许多人都是被推着往前走的。

毕竟生存的压力太大了,你身边的人都在努力拼搏,你又怎么能安心地休息,与三五好友喝喝茶、聊聊天呢。

其实,我们穷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追求心中想要的那份平静。不管是钱财,还是名利,这些都如过眼如烟,唯有我们心中留下来的感受,才是自己的。

若是我们没了健康,那我们生命的长度,就大打折扣,所能感受的美好事物,自然会少了许多,如此一想,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了呢。

虽然我们平日里慢了点,但是我们内心平静祥和,不急不躁,以放松自我的方式,去闲庭漫步,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别有一番生活的趣味。

是啊,人这一辈子,图名图利,都不如图个心安。因为当你心安了,你的健康才有保障。若你的心情如坐过山车那般,或是每日都在高负荷的重压下,那你的健康将会节节溃败。

请你记住,人生的下半场拼的是健康,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来源丨伯马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97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