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样的捕鱼一年只一次,只有40岁以上的人见过,众人的期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7-18 17: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7-18 17:25:12 3565 0 看楼主
车 汪

沙正宏




车汪过年是多年前农村的一道景致。和购年货、买鞭炮、贴春联无二异。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几口汪塘,汪塘大且深。汪塘大都是村民在低洼地长期取土所形成。过去一到梅雨季节,洪水泛滥,一片泽国。为防患未然,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宅基地垫的很高,以至于时间长了,村内就有了许许多多的高台子和大小不一的汪塘。

在农村,除了自家的宅地基和房子,其他的地方统统归生产队所有,汪塘也不例外。每年开春时节,生产队长便安排社员联系购买几桶鱼苗放进汪塘。那时候汪塘里的水除了夏天雨季浑浊外,平常都很清澈。靠近汪塘的农户每家喂有几只或十几只白鹅和麻鸭,每天天不亮就赶往水里,有了鹅、鸭的加入,平静的汪塘顿时变得热闹起来。鹅、鸭们一天到晚不住声,嘎嘎叫个不停。太阳落下山,天慢慢昏暗,这些生灵还是贪恋着不愿上岸,在水里游来游去,急的主人们全家出动,在岸边拼命地朝汪塘里面扔坷头或石块。

夏季的汪塘是孩子们的世界,白花花的毒太阳把水面晒的滚烫,半大的孩子们像泥鳅一样,在岸上岸下窜来窜去,不注意就钻进水里。打水仗,玩游戏。不到尽兴断然是不肯离开水面的。有的泡到小嘴虚青,在大人喋喋不休的骂嚼声中很不情愿上岸。

没见过谁给鱼儿喂过饲料,即使朝汪塘内放些青草之类的食物也少之又少。鱼儿之所以能够慢慢长大,也许和汪塘内的白鹅、麻鸭大量排泄的粪便有关。

车汪不是每年都要进行的。春节的前几天,生产队长照例借来水泵和柴油机,喊来几个巧手的村民安装好机器,打来柴油,开始抽水。抽干汪塘里的水,大概需要一两天时间。抽水的过程,是乡亲们期盼的过程,他们想象着汪塘里的鱼儿到底长有多大。水抽干了,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到汪塘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队长让穿着皮衩的逮鱼人将大小不一的白鲢鱼、鲫鱼、黑鱼扔上岸,归拢到一起。

二哥是队长第一个点名下塘的逮鱼人,二哥长有一副憨厚的脸,看上去非常实诚,不钉点偷奸耍滑的样子,关键是二哥有一身新皮衩。二哥下到汪塘很卖力,逮鱼时那份认真劲是很令乡亲们感动的,也赢得了老少爷们众多赞扬声。事实上,老实人有时也会使点心眼子,二哥明明摸到一条大鱼,故意不扔上岸。而乘没人注意时,用力将手里的大鱼硬往淤泥中塞,并在上面找根树枝当作标记。等到鱼清理得差不多队长下令喊“放门”,周围村民不怕寒冷纷纷卷起裤腿跳进汪塘逮剩下的鱼时,二哥不紧不慢,走到留有标记的地方,伸手将深泥里的大鱼拽出来,趁人多忙乱时不声不响塞进二嫂事先准备的粪箕内,上面盖上一层麦草,背回家中。

尽管数九寒冬,汪塘里还是挤满了逮鱼的村民。没有多大一会功夫,多数村民就经受不了冰天雪地的煎熬,慢慢爬上了岸。队长将鱼全部放到一个大筐内,过了秤。再安排会计按照生产队人口,把鱼儿分给村民,让老少爷们好好过个年。

提着生产队分配的“年货”,乡亲们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由于汪塘水质无污染,做出的鱼肉、鱼汤就是不添加任何的佐料,也美味无穷。有的家长还把鲜鱼当作节礼,蒸一垸子馒头,上街割一块猪肉,秤几斤果子,让孩子给姥姥、老爷送去。

多年后,车汪过年的场景很少看的到了。多数的村内汪塘被填平成了私人的宅基地,盖上了漂亮的房屋。即使有那么几个汪塘还在,里面几乎没有鱼的踪影。倒是专业养鱼的多了起来,鱼的品种也丰富了许多。但不管怎样,再也品尝不到当年的那种美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5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