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几种特殊的“心理”你有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看人生458 发表于 2020-8-22 13:4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看人生458
2020-8-22 13:42:21 5802 1 看楼主
对于很多人而言,心理疾病就像是一个陌生词,大众印象都停留在“抑郁症”“精神疾病”等严重的心理疾病上,很少会注意到一些平常人容易犯的心理疾病上。其实,心理疾病就在我们身边,一些更轻微的心理障碍由于太常见而被人们误认为是“正常思维”。

这一类心理障碍一般具有轻微性与自愈性的特点,通常无需心理干预及治疗,对个体的日常工作生活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我们对这类现象也应该保持警惕,因为这些心理障碍随时都有恶化的可能性,下面举几个特殊的心理:



一、正常癖

所谓“正常癖”,指一个人过于死板地遵守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社会固有的,也可能是他们自己规定的,他们做事情总是有一个严格的流程,不允许出现差异性与个性化。这类人在生活中一般高度自律,行事风格异常严谨甚至可以说死板,而这种“规则”一旦受到外界干扰,他们就会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有些人睡觉前衣服必须按照顺序依次叠好,或者是对作息时间有着过分严格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有这些行为的个体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加以疏导控制,就有可能发展为“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0%-15%左右,属于比较常见的轻微心理疾病。



二、强迫性重复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了“重复”的能力,在他们感受到愉悦或是痛苦后,他们在之后的时间里下意识寻找这种感觉,希望能够重复体验。比如,很多人在经历了分手后,常常会因为过度悲伤,即使明知道对方伤害了自己,还是希望跟对方重归于好。

对于他们而言,熟悉的事物带给他们的安全感远大于快乐温暖的事物,他们会一次次地将自己重新置于被伤害的位置,重复体验被伤害的感觉。直到某一刻,这种重复性不再容易得到满足,对方不愿意跟他们再纠缠下去,他们才会突然清醒过来。



三、否定型落魄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是不会反复思考“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这类高深哲学问题的,但是当人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巨大的刺激时,内心会出现极度恐惧的应激反应,从而对自我产生怀疑与否定,呈现“否定型落魄”。

在这种情况下,这类人会对自我持怀疑与否定的状态,同时也会怀疑与排斥其他人,从而失去自己的归属感。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归属感是对于父母的归属感,因此,那些陷入“否定型落魄”的人对亲情、爱情表现出极度的冷漠,父母与家人在他们看来已经同旁人无异,即使在一个稳定的家庭之中,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四、性情绪转移

作为最为争议的心理学家鼻祖级人物 ——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分析常常绕不开“性”这件事,似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离不开“性压抑”问题。

因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性作为人类最原始最纯粹的心理表达却常常被压抑,并且这种不正常的压抑一直都被认为是对的,这也使得“性欲”背后的真实情绪也被压抑了,自然就滋生出了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书中曾提到一个女性精神病患者,她的性幻想对象是她父亲,这是不合伦理道德要求的,为了转移性情绪,她将治疗她疾病的医生作为了新的性幻想对象。这个转变过程是潜意识发生的,未被患者本身察觉,而这种心理便是“性情绪转移”。



(对本文内容有喜欢的记得点赞,转发,收藏哦!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本文摘自anotherhelp.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DJ666 发表于 2020-8-22 13:44:1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DJ666
2020-8-22 13:44:1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看人生45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580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